第28章傅校长要养猪(1/2)
今年中央一号文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猪肉实行指导价下的议购议销。
傅松记得前世就在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从一块左右涨到一块七八毛钱,年底更是超过了两块钱,不敢吃、也吃不起肉。
本以为猪肉价格过段时间就会回落,没想到一块七八毛钱是猪肉价格的最低谷,从那以后,猪肉连年涨价,越来越贵,到了1988年春节前后,一斤猪肉涨到了四块六七毛钱,其中还有部分储存多年的冻猪肉,而且还供不应求。
当然,猪肉价格暴涨除了取消了统购派购制度,从而放开了价格管制这个原因外,还跟价格闯关失败、通货膨胀有关。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未来五年内,猪肉价格疯涨是一定的。
所以,现在正是进入生猪养殖这一行业的好时机,只要养殖规模上的去,养殖技术跟得上,想不赚钱都难。
新成立的沐城大学缺养殖技术吗?不缺。
所以现在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养殖规模。
如果是傅松自己干,养殖规模这个问题真的会难倒他,但现在是沐城大学搞校办养殖场,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沐城大学是谁?沐城市的亲儿子,市领导的心头肉。
老子没钱给亲儿子盖房子,亲儿子想养两头猪搞赚点外快搞创收,然后自己盖房子娶媳妇,老子能不答应吗?
老子不仅答应,还会使出浑身解数,给亲儿子铺平道路。
啥,就养两头?两头够干啥的,两千头起步,三千头不算多,只要你敢想,老子就敢给你!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活了两辈子的傅松,对这句话的感受深刻。
傅松虽然没养过猪,但前世大哥傅春养过,从大哥那里他听到了不少养猪知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规模化养殖和存货周转率。
农村家庭圈养的猪从出生到出栏,如果一切顺利,最快也需要十个月的时间,而规模化养殖,通过科学管理和投食,出栏周期从最快十个月缩短了一倍,5-6个月就能出栏。
一年只能周转一次,与一年周转两次,成本和效益根本没法比。
如果从九月份开始养殖生猪,直接买保育猪,这就省去了从小猪出生到断奶的一个多月的时间,管理跟得上的话,喂到体重200斤左右出栏,只需要5个月左右,那时候正好是春节前的销售旺季。
所以,养殖规模是基础,养殖技术是保障,时间决定利润,是关键。
那么,如何缩短生猪出栏时间就成了重中之重。
傅松这个养猪门外汉,首先想到的是科学管理。
对于傅松来说,科学管理这个概念实在太笼统,他只是个出主意的人,这种具体实务可以直接交给农学院的教授,术业有专攻嘛。
当然,饲料也很重要,甚至比生猪养殖都有前途,西蜀的未来首富兄弟就是靠做饲料起家的,傅松忘了什么也不能把饲料给忘了。
沐大完全可以一边养猪,一边研究饲料,既满足了自身养殖业的需求,还能向外界销售,所以,饲料是养猪之外的又一条发财路。
见效快,效益高,风险低,甚至努把力还能争取到市里的兜底政策,稳赚不赔,这就是傅松将生猪养殖作为第一选择的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傅松坐在档案室里看资料想到的,纯属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东西或许能说服顾永光和学校领导,或许还能得到领导的一番夸奖和鼓励,但老子在乎这种东西吗?
显然不在乎。
夸奖和鼓励对活了两辈子的傅松来说是什么东西?
就是个屁。
他根本不在乎。
傅松在乎的是自己能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好处!
毕竟他是个有七情六欲、活生生的人,是要恰饭的。
就在一个小时前,傅松还对顾永光硬塞给自己的差事满腹牢骚,不过现在嘛,他的心态和思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不仅要漂亮的完成顾永光交代的任务,还要为自己谋些利益,比如,插手甚至主导校办企业的经营。
既然碰上了这种机会,老子就不能轻易放过!
但他只是个小小的助教,插手一个大学的校办企业,谈何容易?
所以,他要在这件事上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并且要让领导有这么一种潜意识,这事儿啊,离了小傅就不行啊!
要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光靠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纸上谈兵是绝对行不通的,得靠实打实的数据说话!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套路。
但放到现实生活中,比如企业管理中,也未尝不可。
在傅松看来,搞学术研究与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他唯一缺少的是做企业的经验。
经验这种东西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后天通过学习摔打慢慢总结形成的。
不懂就学呗,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两条大腿夹……,咳咳,别人能干得好,老子怎么就不行?
男人绝对不能说不行!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尽管傅松在大方向上觉得做企业和搞学术研究一样,但在具体操作上的还是存在区别,对于这一点傅松有清醒的认识。
发现问题不一定能提出问题,就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但有人会联想到以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