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张家口(1/2)
安排好了自己的两个女人,陈坚就要回草原了。
除了招募一批工匠之外,陈坚还在京师采购了硝石,硫磺等草原暂时稀缺的物资,今后对上建虏的时候,火器也是重要的依仗,因此硝石,硫磺这些做火药的原料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买了几罐绿矾油,绿矾油也就是稀硫酸,有现成的自然要带走,如果自己做的话难度应该不小,虽然暂时不一定用得上,但这种珍贵的玩意必须得存起来,否则真要用的时候没有那就费事了。
而粮食陈坚准从张家口那帮商人手里购买,据陈坚推算,过年之后那帮商人应该就会给建虏送粮食去了,这个时候他们手里肯定掌握着大批的粮食,陈坚自然不希望这些粮食最终落到建虏手里,自己拿到手才是最好的结果。
使者团踏上了归程,这次回去的时候规模比来时大了很多,因为增加了不少人。除了原有的百人使者团,另外还有招募的数十名工匠,他们都是工部下属的匠户,包括铁匠、木匠、泥瓦匠等等几乎所有陈坚需要的工匠类别,有了他们,陈坚相信可以大幅加快草原发展的进程。
为了表明自己不会做出对大明不利的事,陈坚主动提出让朱由检派出锦衣卫跟随自己一起去草原,随时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当然,陈坚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个,反正自己所做的事都是正大光明的,并不怕让朱由检知道。陈坚要锦衣卫同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那帮晋商施压,若是不听招呼继续给建虏输送物资的话,小心自己的脑袋,而且在向那帮晋商购买粮食等物资的时候,锦衣卫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毕竟锦衣卫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不跟自己合作差不多就是与当今皇上过不去,在陈坚看来,在这个时候,大明皇帝还是有足够的震慑力的,量那帮晋商现在也不敢不将皇帝放在眼里。
最后就是大明朝廷刚成立不久的商贸部准备常驻张家口的人员了,总共有包括一个户部郎中和两个主事在内的十来个人,这可是关系到银子的事情,不可能某一伙人吃独食,因此这些人里面周延儒的人和温体仁的人都有,当然也包括朱由检派出的太监,这样大家可以互相监督,利益共享。
在走之前,陈坚将自己在京师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其中吟香阁自然是重中之重,因为那里不但有自己的女人,而且吟香阁还是自己目前的一个重要进项,一个月有一万多两银子呢,当然要将吟香阁保护好才行,为此,陈坚还专门给周延儒打过招呼,表明吟香阁有自己的股份,请他帮忙罩着一点,当然,也不需要周延儒做什么事,只希望有必要的时候求到他门下的时候让他派人出面打个招呼就够了。吟香阁如今搞得风生水起,难免会有人眼红,打上吟香阁的主意并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有首辅罩着,相信可以保障吟香阁的安稳,在京师,除了皇帝的事,应该没有首辅摆不平的。陈坚也就此事与老鸨子进行了沟通,若是有什么吟香阁自身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去找周延儒帮忙。
知道了陈坚与内阁首辅周延儒也有交情,而且看起来似乎交情还不浅,让老鸨子对陈坚更增添了几分敬畏,看来不仅不能在账目上动什么歪心思,陈坚的两个女人也必须要看护周到,不然后果恐怕不是吟香阁承担得起的。
此次回程所带的东西比来时少了很多,因而队伍行进起来也比来时快了不少,不过数天时间,队伍就回到了张家口,此后一段时间,队伍会在张家口驻足,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贸部张家口站的设立,以及从晋商手中买粮食的事情。
商贸部的事情很简单,户部郎中虽然只是个五品官,和知府差不多,但人家可是京官,凭这就比知府的名头响亮得多,再加上锦衣卫的加成,办起事来自然非常顺利。贸易站嘛,主要就是房子的问题,看上哪家比较适合直接征用,不同意就等于和朝廷过不去,谁敢不答应?但这也不是明抢,也会按市价给与补偿,不过要等到商贸部赚了钱再说。
商贸部的事不用陈坚插手,他们这些人比陈坚更懂这个时代的行事规则,陈坚要做的主要就是买粮食等物资。
陈坚早就计划好了自己的步骤,首先是要故作高深,自己不会主动找上门去,而是让锦衣卫出面通知晋商在张家口的负责人来见自己,这是要先在身份上给他们施压。
陈坚对八大晋商比较了解,知道范家是八大晋商之首,因此陈坚直接从范家着手。
此时范家在张家口的主事之人是范永斗的儿子范三拔,因为准备给建虏送去的物资已经基本收集完毕,过年之后就会出发,所以这时候需要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在这里坐镇,因而范永斗让范三拔在这里主事。
有京官和锦衣卫来到张家口的事范三拔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对范家和其他晋商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在商言商,但自个可都明白自家做的是什么事,说白了就是在通敌卖国,这可是杀头甚至满门抄斩的大罪。
即便他们不是为这事而来,但在京官和锦衣卫的眼皮底下,谁敢明目张胆地将物资送出去?那不是找死么?因此,得到消息之后的范三拔非常着急,第一时间就将另外七家的主事之人邀请过来商议对策,不过谁也拿不出任何有可行性的办法。
正在范三拔等人无计可施之际,下人来报有锦衣卫求见。
在座所有正在商议的众人闻之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