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蒲公英橡胶(1/2)
塑料的制造成功让陈坚信心大振,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陈坚的蒲公英橡胶的提炼方式简单粗暴,不是说胶都是熬制出来的么?那还不简单?将蒲公英根皮剥下洗干净之后捣出汁液,倒进锅里直接开熬就是了。当然,陈坚从那些穿越大神哪里也学到了关于橡胶硫化的知识,因此,在熬制橡胶的时候陈坚自然也没有忘记加入硫磺,硫磺也有现成的,以前在京师买的现在也还没有用完,正好可以拿来用。
那些穿越大神看来还是比较靠谱的,并没有随口胡诌,陈坚经过一番异想天开的瞎操作居然真的制造出了橡胶,虽然品质肯定不如后世的橡胶那么完美,但已经足够满足陈坚的需要,这就足够了。
嘿嘿,有了橡胶,这又是一个大买卖啊!相比于传统的木质车轮,橡胶轮胎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这可是独门秘法,虽然车子可以山寨,但这橡胶轮胎那是短时间内谁也山寨不了的,哥就算只卖轮胎就能赚上一大笔,哼哼!
好东西自己优先享用这是陈坚的一贯风格,有了橡胶,自然是先为自己配备一辆自行车,现在集宁附近早已经修上了水泥路,正是自行车发威的好地方,虽然草原上不缺马,速度也不逊于自行车,但那玩意可是活的,是需要草料来养活的,哪像自行车这样不吃不喝都能跑?而且,这自行车针对的主要是大明的消费者,在大明,马可是稀罕的玩意,再说,马可是动不动就要几十上百两银子一匹,而自行车只需要四五十两银子就能买到,孰优孰劣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除了自行车,陈坚还将马车的轮子改装了橡胶轮胎,与传统木质车轮与路面的硬斗硬相比,使用橡胶轮胎的马车给人带来的舒适感简直不要太强,因此,橡胶轮胎一经推出,立马就得到了商家们的一致好评,虽然一个轮胎就要二三十两银子,但能拥有马车的哪一个是差钱的人?几十两银子根本就不是个事,所以橡胶轮胎的市场前景在所有商家看来都是一片大好,这又增加了一个赚钱的买卖啊,如今将近一年的时间,与陈坚合作的商家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的,这让商家们都对陈坚极度信任,陈坚每次推出的新产品都能得到商家们的热捧,此次的橡胶轮胎也同样没有例外。
一开始参与陈坚的生意的只是晋商与京师等地的北地商人,随着各种新奇玩意在北地的大卖,很快南方的商人也知道了这些赚钱的生意,毕竟朝廷百官里面南方人占大多数,且这些人与南方那些豪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发财的机会当然不能让自己人错过。因此,很快的,南方的商人也积极地参与进来了。到如今,不论是张家口还是集宁,都已经出现了不少操着南方口音的商人。
虽然南方的商人参与进来了,但并不会北地的商家产生什么矛盾,这全都得益于陈坚提出的指定独家代理区域的政策,这样,即便南方的商人不参与进来,北地的商家也很难去占有南方的市场,陈坚之所以要推出指定独家代理区域这个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公平起见,因为陈坚知道南方的豪商们对于朝政的巨大影响力,若是将他们抛到一边,恐怕自己与大明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根本持续不了多久,像现在这样有钱大家赚,所有的一切才有可持续性不是?
为了提高做生意的效率,大家也早就知道走海路更节省时间,所以,现在集宁的产品运到南方也不走运河或是陆路了,而是先运到天津之后直接走海路直达上海,再由上海将货物分散到各地,而对于海禁政策,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当回事,因为本来支持海禁的主要就是南方的商人们,现在他们自己都从海路得益,谁还去在乎这个事呢?不仅如此,为了更加安全,他们还主动建议朝廷加强水师的力量,加大沿途一带的巡逻力度,以保障他们货船的安全,这倒是陈坚想不到的意外收获。
陈坚知道,商人都是逐利的,要想他们做实事,用利益来诱导他们远比用朝廷政策来强制他们效果好得多,所以,陈坚一直以来坚持的都是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时向他们灌输培养消费市场的观念,也就是让他们渐渐形成将每一个哪怕最底层的人都当做潜在的消费者来看待。比如对那些连饭都吃不起的人,首先,哪怕倒贴钱也要先让他们活下来,活下来了才有可能去挣钱,挣了钱之后就会成为消费者,这样就可以从他们身上赚到更多的钱,这样的结果自然比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好得多,不但做了善事,而且最后还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尤其对于晋商,因为他们代理的是山陕河南一带的独家经营权,这一带失地破产或因旱情所致吃不起饭的人很多,所以陈坚特别鼓动他们将这一带生活困难的百姓带到草原上来,每带来一个人,无论青壮还是老弱妇孺,陈坚都会自掏腰包补贴一两银子。陈坚这样做,一是希望自己的同胞能尽量活下去,二是为了自己民族融合的理想服务,只要草原上拥有了足够多的汉人同胞,大草原必将变成我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治下有了足够多的汉人,也能为将来的开疆拓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陈坚看来,要将扩张得到的领土真正成为汉人的地盘,开疆拓土的主角只能是汉人,因为汉人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对土地的执念都是蒙古人无法比拟的。
在陈坚的这种政策鼓励下,加上陈坚给他们带来的越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