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群星诅咒》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群星诅咒 () >> 尾声+写在第四部之前:另一个世界的插曲3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209062/

尾声+写在第四部之前:另一个世界的插曲3(2/3)

而当初在计划协议上签字的领导人都已离世,很多曾经为工程添砖加瓦、赴汤蹈火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人,都没能有幸见到这项计划最终会以怎样的结果呈现在人们面前。已经从“大和解时代”走出来的新时代人类,将要继续完成前人交给他们的任务——前往虫洞!

公元2095年,各种灾难早已褪去,但它们留下的痕迹,却在很多地方无法抹去——尤其是人们的心里。世界总人口在二战结束后首次出现了大规模下降。地球受虫洞引力影响所形成的一系列自然、地质灾害已经因为地球本身受力基本平衡而许久没有再次发生,新出生的一代人基本只能从文字、影视资料中获悉那些恐怖的灾难。

12月,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布公告,彻底公开隐瞒了公众近半个世纪的“骡子工程”,一时间舆论哗然。本以为会有大规模的游行爆发,抗议政府联合起来欺骗国民,但经历了各种灾难洗礼的老人,以及更加趋于理性的年轻人,他们都对“骡子工程”的实施表示理解。

“我们经历的灾难太多了,不能再让之后的人们再经历这些了。”一位经历过诸多灾害的幸存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就这样,理解和包容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大和解时代”基本让人类告别了内斗,让人们的目光放得更远。也有一些人无法谅解各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大骂他们是“骗子”,但也在理性的呼吁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随后,关于“骡子工程”如今已经完成到什么程度,很快向公众公开——

得益于从部分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发,攻克人体冬眠技术比想象中容易,但在临床试验中,三十五岁以下的被试群体基本呈正常状态,但三十五岁以上中的绝大多数被试均出现了身体组织受损的迹象,四十岁以上的试验人员甚至出现了脏器严重受损的状况。随着试验的推进,冬眠时间超过五年的被试不论年龄多大,身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轻则皮肤出现溃烂,重则关键器官出现永久性损伤,技术人员不得不立即唤醒所有冬眠超过五年和即将到达五年的被试。在之后的试验中,不论技术怎样改进,所用的仪器更加先进,年龄界限和冬眠时长界限始终没有任何改进。诸多的试验数据证明:目前的冬眠技术存在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且冬眠时限必须限制在五年以内,为保证冬眠人员安全,应尽量设定在三至四年以内。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已基本满足人类到达木星轨道的时间要求了。

火星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建设花了20年时间,命名为“和平2号”。之后的20年时间,地球发射了数十枚火箭如蚂蚁搬家一般直接或间接将空间站组件模块运往虫洞所在的木星轨道上,期间还用载人航天器将五名航天员运往空间站,以配合人工智能完成空间站众多组件模块的对接工作,期间发生过两次重大事故,导致2名航天员死亡,造成多个模块损失和脱落,让木星轨道空间站建设进度被严重拖后,多花了至少5年时间。好在之后的工作一切顺利,空间站顺利建成,命名为“密涅瓦号”,密涅瓦是月亮女神,和朱庇特(木星名字由来)、朱诺(木星探测器名字)一样出自罗马神话。由于密涅瓦号需要推进器调整它和虫洞的距离,所以定期都会有运载火箭、航天飞机或其它航天器运送燃料等物资,

目前,密涅瓦号已经具备工作能力,这项持续了五十年的浩大工程终于要告一段落了。

然而,“e”的承诺,人类做到了,那外星文明会说话算话吗?

当初“骡子工程”还在设计图纸上的时候,就有人质疑:人类至少需要30-50年时间才能够将自己送至虫洞旁边,这么长的时间,外星人是不是早已等不及而离开?即使他们如约而至,会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在态度上发生改变?……当然,也有很多人抱持乐观态度:对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高等智慧文明来说,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他们不在意并且等得起;另外,这是外星文明主动提出的邀请,这个邀请若不是真诚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陷阱,但从地球目前还幸存这点来看,真诚的邀约更符合逻辑;还有,即使真的没有外星人、那条信息只是误读、外星人已经失去兴趣并离开,“骡子工程”也为人类研究虫洞做好了铺垫,甚至还可以用它来做星际旅行,可以说总会有收获的。

“骡子工程”公开后,联合国委托各国政府遴选顶尖人才,计划组成一个25人的团队进驻空间站,负责空间站的运行,并与“可能到来的”外星文明进行接触。当然,这些人才首先要满足年龄(最好)不超过30岁,因为从地球到木星最快也需要一到两年,并且在出发之前,他们还要接受为期2年的航天员专业训练。

地球上的遴选如期进行,密涅瓦号空间站也顺利竣工,其中的三名航天员已经在太空停留太久了,即使身穿防宇宙射线的宇航服,躲在具备防辐射作用的空间站内,也依然没能躲避身体器官受损的命运,他们不得不利用返回舱,包裹着另外2名航天员的遗体,启程回到地球。航天员将密涅瓦号交给人工智能来操控——这其实相当可靠。最快要四年,才能看到地球上遴选出的顶尖团队进驻空间站,接受“e”的邀请。

之后的事情,一切顺利。

2097年春夏之交,航天飞机运载着经过层层选拔的

状态提示: 尾声+写在第四部之前:另一个世界的插曲3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