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弘文馆学士(1/2)
第六十九章 弘文馆学士
要说大唐之人想要做官,主要就是通过科举和官学推荐。
而官学推荐基本都是在吃灰,很多年没有人推荐了。
只要是被推荐上去的,肯定就是一个人才,如若不是肯定会被人质疑,那举荐人也要被连累,谁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呢?
再就是战场厮杀。
开始打仗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危险重重,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被敌方射来的一支飞矢击中,在这个没有消炎药的时代,若是赶上要命的发炎流脓,基本就看你的命大不大了。
因此若是可能的话,读书做官是最稳妥的一个法子。
但是做官很难啊。
这个时代的科举考试很难啊。
明经和进士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包括帖经和墨义。
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
更像是现在的一些阅读理解题。
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这就很难了。
长安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无疑道出了两者的区别。
其实这件事说白了,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
这也就造成了一旦考上,两方的官员互相看不起。
明经:有什么好得意?老子考的人多。
进士:辣鸡!不就是仗着记性好,才考上的么,有本事我们比比诗词歌赋。
除了这两种科目,也看皇帝的心情,国家缺少哪种人才,我就专门开一门考试。
这叫制科,如算学、工学等。
而这些参加拟题的官员从哪里来的呢?
就像是前世从一些高级中学、或者是专门研究基础教育的科研人员选择,那这就成了一种惯例。
只要无论成了国子监、太学、弘文馆里面的一个学生,你就很有可能做上官,因为教你的先生很大几率上要被抽取出题目了。
嘿嘿,这些老学究、老夫子,你说说能没有私心吗?
出题的时候,随意抛出自己上课常说的题目,也就是自己认为的必考题。
这就很好玩了。
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是我提出问题就会被采纳,而是看资历,什么资历?
也就是出身。
这位是弘文馆夫子、这位是太学夫子、这位是国子监大祭酒?
你说说要是题目冲突,会用谁的呢?
龚敬很忐忑。
黄嘉善这老头上来就是绝杀,推荐江枫到国子监任一名助教,自己能比吗?
到了这个时候,无所谓脸皮,只是因为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怕只有自己那帮学生才能明白吧?
“老夫也有一些想法,愁眠对于诗词之道已然到了这个朝代的巅峰,我想让、让愁眠到弘文馆当一名经史先生……不知道可行?”
黄嘉善听到这,猛地咳嗽一声,随后像一只奸诈的狐狸,“桀桀,龚贤弟似乎是慢了一步啊,愁眠已然答应了我,要到国子监教课。”
龚敬很吃惊,“怎么黄兄的动作这么快?我都不曾知道。”
“此事不能商议吗?”
“额,二位先生,非是我不愿,而是我平日琐事缠身,实在是没有太多时间。”
他补充一句,实在是没心情和那些正是青春期叛逆的官二、三、四代耗时间。
想学诗词的话?
去看书啊?
“这样的话,可惜了。愁眠文辞惊人,若是从指头缝里倒出那么一点,恐怕也能够他们受益终生了。”
黄嘉善一直默不作声,心里乐开了花。
好啊,很好啊。
这小子怕麻烦,肯定是不会去的。
老友的,不是我不愿啊,国子监那帮崽子已经连续三年在官学比赛中垫底了。
我这个祭酒当得不称职啊。
想到这,他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自己也不比龚敬差啊,怎么每次与弘文馆、太学比试,自己这方总要稍逊。
黄嘉善才不会主动说,江枫这小子答应是上半天班。
若是让他知道,额,他很心虚,朝着窗外望去。
就在这个时候,“小江掌柜,我有一事相求。”
两位老夫子都朝着这个说话的声音看去。
正是蔡清泉。
蔡清泉这个时候脸色忧色难掩。
作坊联合会已经和顺裕隆开始厮杀了。
顺裕隆薛俊誉这混蛋,眼看着自己就要失败,竟然让芊儿从私塾退学。
小姑娘今日从学堂被人赶了出来,满脸泪痕。
蔡清泉找人一打听,才知道是薛俊誉在后面搞鬼。
“小江掌柜,我跑了好几家学堂,都被拒之门外,薛俊誉拿这件事要挟,要是还和他作对,芊儿以后休想再进学堂。”
江枫听到这,站起身来,“老蔡,不要着急,孩子上学的事情是大事。”
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到后世程朱理学,贬低女性一文不值的地步,可是在受教育这个问题上,普通的人家女孩就是很难像正常人一样上学,识字。
亏得蔡清泉一直做着生意,他脑筋灵活,知道女儿家若是有了学问,将来可能会更加容易讨生活。
江枫理解蔡清泉的心情,自己一方若是胜了自然是好,薛俊誉不让蔡芊儿上学堂,那就是个废话。
可若是败了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