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1/2)
北平的三环外有一片大工地,它已经存在了好几个月之久,路过的人没有透视眼,无法在高高的外墙阻挡下看到内里的情况。他们所能做的只有根据自己所见进行猜测:那么大一片地,负责施工的还是国字头的建设局,多半是政府工程。
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这些人并不知道,从今天开始他们就不用猜了,因为有一部分工程已经竣工。
要说华夏的基建狂魔属性确实不是随口的调侃,只要它认真起来,只要它决定了要做某个工程,能做成不说,速度还快。
郑佳佳和花姐陪着许昂在一栋十层高的小楼中巡视了一圈,前者问道:“老板,怎么样?”
“不错。”
嘴上说的是不错,其实许昂心里想的是还行。
这个还行不是指的工程质量和施工速度,而是说的装修风格。
以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装修风格,也就是还行了,不然还能怎么样。
二三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东西,就比如装修风格。
反正在许昂看来,整栋小楼的装修风格比较老气,然而想想现在国内的mv大多在背景上加点闪电,在头上加个光圈就让人感觉很洋气的环境,许昂也不能再要求更多。
举这个例子许昂绝对没有针对谁,是吧,那个唱雾哩看花的辣什么来着。
花姐担心许昂没弄明白,介绍道:“这栋楼的设计用途是给公司艺人做练习室和上演技辅导课之类的事情,只是现在公司的大楼还没有修好,我和郑总商议之后决定先用它来办公。一来是节省开支,毕竟公司租用办公楼的租金不便宜,一年的租金都可以拍一部中低成本的电影了,二来则是让公司内部的员工熟悉这里的环境,给他们一个适应的时间。”
这年头国内的影视公司可都不阔,在这个票房五千万就能办庆功宴,就能排在国内前十甚至能挤进前五的年代,民营企业们谁不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也就是许昂能从米国人口袋里捞钱,晓晓传媒才能那么阔。
但阔并不等于傻,更不等于浪费。
在花姐看来,公司有自己的办公楼已经非常可以了,足以让国内那些还在租用民房办公的同行们羡慕到犯红眼病,挨着工地吵点就吵点,又有什么关系。
比这更艰苦的环境在国内的同行那里比比皆是,谁还敢不满不成。
当然,另一个原因则是花姐他们这样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国内影视人节俭已经成为了习惯,他们下意识的就会想省钱,能不花的钱她们一分也不会多花。
更何况租用办公楼花的还不是小钱,省下那个钱都够公司做一次电影投资的了。
“这种事你们决定就行。”
许昂的回答秉持了他一贯的风格,那就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花姐和郑佳佳在晓晓传媒的管理方面已经上了手,她们比许昂更懂得要如何做,许昂可不会外行指挥内行。
尽管他有钱,却也不会随意挥霍。
听到许昂的话之后,花姐和郑佳佳这才放了心。
别看许昂平时不插手晓晓传媒的事务,外面的人都以为郑佳佳和花姐的权力非常大,只要她们联起手来就能架空许昂。实际上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她们比谁都明白,自己现在的权力都是许昂给予的,一旦许昂否决了她们的建议,她们也只能接受。
论到对公司的掌控力,许昂才是最强的那个。
之所以会这样,还得从许昂安排进入晓晓传媒的那一批名校毕业生说起。
这些因为国家第一次实行自主择业而不知所措,在失去了包分配的铁饭碗面前茫然的高校精英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可算被许昂捡了不少漏。
在大学还没扩招的年代,但凡能考入高等学府的都是真正的人才。
这些人的到来除了为许昂名下的各个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及强劲的动力之外,也让许昂对这些公司的控制深入骨髓。
试想一下,各个部门都有许昂安排进来的人,而且还都是能力强的精英骨干,这个公司到底谁说了算还用多想?
如今郑佳佳和花姐她们这些高管是既喜又忧。
喜的是大批人才的涌入让公司的实力更上一层楼,公司的发展上限被拨得更高。
忧的则是这些新人能力太强,给她们的压力很大,使得她们不敢停下脚步,只能不断往前冲。
加上前不久许昂轻描淡写的就把羊家给收拾了,也让花姐和郑佳佳她们对许昂的手段愈发敬畏起来。
她们知道在影视圈的执行力上来说,她们是圈内数一数二的,可眼界放宽到整个华夏商界,她们就不够看了。而许昂无论财富还是手段,都是跺跺脚都能让国内的商界抖三抖的大人物。
这样厉害的存在必须得抱紧他的大腿,毕竟古人早就说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能抱住大佬的大腿,哪怕只分润到一点点好处,也足够自己一辈子受益了。
“对了,佳佳,我听说你为公司招揽了一位很厉害的制片人。”
许昂问起,郑佳佳立刻就答:“老板你说的是老季?他确实是国内制片人行业的翘楚,这个人在朝廷台的关系非常硬,我们的新片《大江大河》与《上阳篇》正是有了他的帮助才成功的将首轮播放权卖给朝廷台,并且时间段都安排得不错。”
大胡子季中嘛,他的关系确实蛮硬的。
许昂依稀记得在某一段时间里这位大胡子拍的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