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千里击凶(1/2)
“平西?看来这次圣人是真的下决心彻底解决西突厥的问题了!”
萧驸马将诏书收起来,牵着长公主的手,夫妻两个来到一旁的茶室,一人一个蒲团,隔几盘膝对坐。
萧驸马亲自烹茶,一边看着徐泥火炉上的小紫铜壶,一边低低的说道:“我猜这次圣人会出兵,但还是没想到竟会这么快?!”
按照那群官员的秉性,不管什么事儿,决定前都要斗斗嘴,更不用说出兵平叛这种军国大事了,原本做决定的时候就需要慎重,遇到这种事儿,那些靠嘴皮子吃饭的文官,还不可劲儿的争执?!
什么天朝上国当有大国风范,什么以德服人,什么先礼后兵,什么……全都是狗屁,向来优雅的世家子萧驸马萧老帅哥,一想起上次大朝会时某些文官的言论,他就忍不住爆个粗口!
他可不是那种‘指马为虎’的废柴士族子弟,而是似谢安、谢玄那般上马能持剑制敌、下马能抚琴烹茶的真正世家子。
萧驸马虽然一直都没有担任什么实缺,除了平辽东时做了个‘督粮官’,二十几年间也没有什么耀眼的政绩。但他的能力,连先帝都是赞不绝口的,否则当初也不会把最心爱的长女嫁给他。
且萧驸马没有具体的官职,但他是驸马都尉,可以上朝,可以议政,甚至还能翻阅一些机密文书。再加上他的政治嗅觉极为敏锐,所以总能做出一些有预见性的决定。
长公主与萧驸马夫妻三十年,自是知道自家夫君的能力,听了他的话,不由笑道:“王玄策一介文臣都能如此有血性、有胆气,大郎(指皇帝)乃堂堂天下之主,岂能容忍一个小小的贺鲁作乱?!”
言下之意,也是认可了夫君的推测。当然,长公主这般笃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很了解自己的弟弟。
皇帝初为君王,前头有英明神武的先帝,下头有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中间还有一群唧唧歪歪的文武百官,皇帝当然想做出一番成绩让全天下的人瞧瞧——他李承乾即使无法超越先帝,但也不会比先帝差太多。
尤其是贺鲁这厮欺人太甚,先帝驾崩不足一年。他就敢劫掠大唐的州郡,摆明就是欺负新君初登基、没威望。
这一点,连长公主都瞧出了,且也忍不住气恼。更不用说当事人皇帝陛下了。
最近又有了王玄策的传奇故事,更让皇帝热血沸腾,是以,在争论不休的群臣面前,皇帝破天荒的异常强硬,并迅速做出决断——出兵、平叛!
那些正吵得面红耳赤的官员们并不是一根筋的书呆子,他们见皇帝真生气了,纷纷住了口,且很知趣的默默赞同了皇帝的决议。
不过。还是有一部分另有小心思的官员,比如驸马都尉柴令武,他虽是武将,但还是拿着文臣的说辞向皇帝建言:
‘那啥,皇到,咱们大唐可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贺鲁小儿确实可恶。可咱们却不能似他那般小人呀。’
‘那啥,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哦,对了,先礼后兵,咱们出兵没问题,但是在出兵前还是应该派个使臣去见贺鲁,晓以大义。打仗终究不是好事,劳民伤财呀,若是贺鲁小儿能知错、且肯悔改,咱们便大度的宽恕他。若是贺鲁死不悔改,再正式开战不迟呀!’
皇帝听了柴令武的话,一开始还有些不高兴。后来也觉得有理。对,贺鲁是个卑鄙小人,而他大唐皇帝却是个坦荡君子,岂可同他一般见识?
于是,皇帝同意了柴令武的建议,在大军动身前,准备先仰使臣前往千泉。
在皇帝琢磨人选的时候,柴令武又提了一句,说是贺鲁的幼妹阿史那嫣以及几个小郎、小娘子还在京中,他们大唐既是坦荡君子,就不该拿人家的家小做要挟,所以,柴令武建议使臣出发的时候,可以将这几个突厥畜族们带上。
柴令武担心皇帝多想,又补了一句,“有阿史那嫣等几人随行,也能表明陛下和朝廷的意思……另外,即便贺鲁死不认错,看在使臣一路护送阿史那嫣等人的份儿上,也不会乱来!”至少能保证使臣的安全呀。
虽然自古讲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贺鲁是个奸诈之人,他若是知礼守规矩,也就不会作乱了!
皇帝一想,觉得也有道理,本来他就没打算拿阿史那嫣一干人怎样,如果按照柴令武的建议去做,还更能彰显他的大度和心胸呢。
只是,还不等皇得出使西突厥的人选呢,礼宾院传来消息,说是阿史那嫣等几人、以及他们的随从全都失踪了。据派去寻找的人回来回禀,那一群突厥小勋贵们似是被人悄悄救走了!
这下子,皇帝又怒了——阿史那嫣一行人上上下下至少三四十人,可这么多人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京城有西突厥的探子,且人数不少,而且在京城潜伏了不止一年两年了!
否则,他们不可能无声无息的把人弄出京,还不留下丝毫的痕迹。
嘭!
皇帝一拳捶在懈上,贺鲁身怀不臣之心久矣!
偏朝中还有那么多人抱有幻想,觉得能说服他投降?当然,皇帝潜意识里选择性的遗忘掉了自己也曾有过一瞬间类似的想法。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火速出兵,尽快把贺鲁捉到京城问罪!
这次皇帝不止生气,而是直接怒了,跟几位老国公商量了一番,迅速定下平西总管大将军和副总管的人选,并定好出征的日期。
如今已经腊月,并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