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集体航向,世界让路(1/2)
“在三农发展的今天,不断的去追逐产量、追逐规模、追逐种植面积、追逐价格,已经不合时宜了。实际上,我们农产品产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变成一个供给侧水平的问题,转变是必须的。”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领域有两个产业在结构性改革上进展顺利,亮点纷呈。一是大豆产业,二是人参产业……”
不少的目光瞟向齐政。
这是2013年最后一个月,在吉省举行的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现场,国家农业部韩部长在发言。
座谈会上,有各省(区)农业(畜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有一些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受邀出席。
换做另一个场合,齐政也许会作为备受推崇的企业领导而被围在中心,得到亲切的问候和马屁。毕竟,嘉谷集团在农业多个领域,堪称是国内的一方大鳄。
但是,在这个座谈会上,齐政的左前方,是由原国家水产集团和国家牧工商集团合并而来的中农发集团副总;前方,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与粮食贸易企业的国粮集团宁老总;右前方,是承担着调控粮棉油盐物资供应和价格稳定职能的国储粮集团代表……
齐政的左边,还有全国农资流通领域巨无霸的国家农资集团的领导;右边,是全国农业装备领域标杆企业的国家农机院集团高级干部……特丫的一水的涉农央企!
都说国企在金融、通讯、石油天然气以及公用事业中占据垄断地位,掌控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但即使在不起眼却关乎国计民生、处于基础地位的农业领域,国企依然凶猛。
“凶猛”这个词,咋入眼感觉有点不太适应,令人联想到那些洪水猛兽似的,但很多时候确实很好的体现了国企形象。
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三十多年,仍然可以感觉到民企和国企就是一句话——不平等。
譬如在这样的国家级座谈会上,受邀企业代表中,民营企业只有一根独苗苗——嘉谷,这还是因为会议的主题跟嘉谷密切相关。
也正因为如此,在企业代表团队内,有种同仇敌忾的气氛在隐隐流动。
台上的韩部长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的,或者说,就算注意到了,也不在乎。
他洪亮的声音继续在会场内回荡:“从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振兴中,大家可以看到,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以往有所不同,不能仅仅停留在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更好地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充分地将资源向优势产区集中,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把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譬如黑省的大豆产业园,譬如吉省的人参加工产业园……”
国粮集团的宁老总张张嘴,最终垂下了头。
国粮集团的业务虽然涉及稻谷、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肉酒茶等几乎所有重要农产品,但由于国际多数农产品价格明显地低于国内市场,国粮进出农产品的意愿越来越强,这跟嘉谷将资源向国内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自然也说不出硬话来。
“……今天依然可以看出,技术不仅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最有效的手段。农业科技创新上去了,农业才有竞争力。大豆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嘉豆13号’;人参产业的复兴,也离不开‘全拟种植技术’……”
中农发集团副总早有所料,苦笑着拍了拍大腿。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农业央企,中农发集团可能名声不显,但看看其下属企业,国家水产、中牧集团、国家农垦集团……无一不是赫赫有名之辈;其业务涉及渔业水产、农副食品、农垦开发、畜牧养殖等农业各领域,很大程度上与嘉谷集团重合;拥有更好的生产资源环境,却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革命性创新,也没什么好说的。
韩部长的点评还在继续:“新时代,农业经营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关键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光靠自给自足的小农户,永远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大豆产业集成度极高的大豆协会以及合作社,还有人参种植联盟,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化集团的代表歪歪嘴,满脸的悻悻然。
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化化肥年销量超过1000万吨,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化肥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种子和农药企业之一;以农业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为依托,中化农业正布局农业未来发展,在土地托管、农业服务方面发力;但和嘉谷组织的那些像狼群一样的合作社相比,中化的那些布局就不够看了。
“东北地区出现的农业结构调整,是一场深刻变革;有了好的起步,中央希望能够继续深化……”
韩部长就像是在给嘉谷拉仇恨,每总结一个要点,最后都要拿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的亮眼之处举例说明。
虽然全程没有提起过“嘉谷”,但嘉谷又无处不在——在座的谁不知道,这基本都是嘉谷的手笔。
又或者说,韩部长就是在表彰嘉谷。
——反正齐政是当来参加表彰会的。
伴随着或明或暗萦绕的目光,齐政稳稳的坐着,看着前后左右的中老年央企干部,似笑非笑。
未来一个时期,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国际贸易壁垒增多、投资贸易规则变化等外部因素;传统优势正在慢慢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