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防疫(1/2)
旁边汾州通判上前解围:“这位小将军,既然军中明令不能杀人,你们又是如何从那些富户家中,把粮食运出来的?他们难道没有反抗?”
“怎么可能不反抗?一个个哭爹喊娘,难看的很!”
那曲长见刺史、通判、以及一众粮漕主事,全都期待的看着自己,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嘿嘿一笑:“这法子还是将军教给我们的,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一礼二吓三打晕!”
“我们每到一个村镇,就大张旗鼓的亮明身份,去拜访当地富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言相劝,再拿出刺史大人给的借条,希望他们能献出粮食,救济流民……这一招几乎不管用,每当说到这里,那些富户就开始哭穷卖惨,说什么灾荒年月,地主家也没余粮,又说这里不是汾州,汾州刺史官再大,也管不到他们……”
曲长看了汤维昌一眼,发现他神色讪讪,并未动怒,不由有些好笑。
将军说这位汤刺史是个面团性子,任人揉捏,却不会生气,老实得很,果然不假!
“第一招不灵,就该第二招了,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问他们要粮还是要命,直接吓破他们的胆!大多人都是要命的,哭爹喊娘的跪下求饶,然后双手把粮食奉上,但也有一些倔脾气的刺头,打死都不松口,只说要粮没有要命一条……将军说这种人不必理会,直接打晕在地,扒光衣服,吊在村头树上,以供百姓瞻仰……这叫杀鸡儆猴!”
“……”
听完了事情,汤维昌许久无言。
因为他忽然意识到,这三条计策,徐岩早已施展了一遍,就在燕云酒楼,目标是汾州城里的官宦富户。
先是温声和气,言笑晏晏,然后拿出借条,软硬兼施,最后掀翻桌子,悍然拔刀。
若卫员外他们仍死咬着不松口,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毕竟,连牵连谋反的话都说了出来,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对徐岩的爆烈手段,汤维昌既是敬佩,又是惧怕。
他当官当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豪横的人物,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忌讳,仗着手里有兵,为所欲为,现如今汾州城里,已经传出他‘疯子’的外号了。
他这么四处得罪人,就不怕回到长安后被御史弹劾,判罪下狱吗?
或许还真就不怕,因为他是神武军将领,背后站着太后与陛下!
汤维昌微微一叹。
其实认真来说,徐岩所做的这些事情,比如筹粮、救灾、修水渠……都是自己这个刺史该做的,现如今他被人骂,也是在为自己背锅……这样一想,心里被他欺压的憋屈,倒是猛然散了不少。
---
徐岩以工代赈的办法还是很有效果的,百姓们拿着铁铲,挑着装满泥土的担子,干得热火朝天。
眼前是一片被洪水淹没的茫茫湖泊,据附近的乡人说,这里原是一个山谷,旁边还有一个村落,此时却什么都看不到了,只有微微泛黄的河水波澜不惊。
崩溃的堤坝已经被沙袋堵住,按照事先定好的工程图,他们将会挖一条长达数公里的沟渠,连通山谷另一侧的沅水,最终引水归流。
在本地乡老的带领下,徐岩转了一圈,发现这里位置极好,三面环山,地势低矮,加上与雍水堤很近,完全可以建造成一个蓄水成,雨季用来防洪排泄,旱季可以蓄水灌溉。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几个乡老,乡老们忙不迭的答应,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纵然如今辛苦些,也是值得的!
现在说这个为时过早,等把沟渠挖好,排水之后,才能开始建造。
远处突然响起敲锣声,那是中午休息吃饭的信号,只见从营帐中走出一队女子,手里提着竹篮,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成为原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男人们放下手中活计,笑呵呵的等着她们来送饭食。
在营寨建立之初,便实行男女分工制度,男人去外面修河堤、挖水渠,女人则在营内洗衣做饭,偶尔还会去山上摘摘野菜。
人一多就会热闹,更何况这么多粗野汉子,看到扭着屁股走过来的妇人们,免不了调笑两声,说些浑话。
乡间妇人可不是好惹的,没什么规矩束缚,一个个性格泼辣强势,一点亏也不肯吃。
遇到那些嘴里不干不净的,往往会掐着腰直接骂回去,没等几个回合,那些汉子便灰头土脸的败下阵来,引起旁人哄然大笑。
旁边乡老赶忙告罪:“乡民愚昧,不知礼仪,将军勿怪!”
“人之常情!”徐岩笑着摆手。
一个包着头巾的小姑娘朝这边走来,从竹篮里拿出面饼发给周围人,徐岩招手喊她过来,在她紧张害羞的目光下,拿起一个野菜饼尝了尝。
味道自然不会很好,咬起来很硬,像是死面饼,还带着野菜的苦味。
徐岩锤了锤胸口,接过邢叔递来的水壶,灌了好几口,才顺利咽下去。
小姑娘捂嘴偷笑,徐岩神色讪讪,挥手让她去忙。
“这野菜饼是穷苦百姓吃的东西,将军自然吃不惯,营中已经备下酒菜,咱们这就过去吧!”
“不急!”
徐岩继续向前走,漫步目的的游逛,偶尔蹲下询问休息的百姓,得知往日饭菜就是这样,每人每餐两个面饼一碗菜汤,并未发生过克扣的事情,这才放心。
吃过饭的百姓匆匆往林子里走,徐岩好奇跟过去,然后黑着脸出来。
“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让你们修建茅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