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感谢歆帅帅大佬的盟主打赏)(2/3)
怎么对付我们?”“三步!”
陈暮竖起手指头:“一,催促我们尽快铲除袁绍,袁绍一死,朝廷必然会派人前往冀州担任州牧,而且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不排除是我那师兄杨彪,如今朝廷当中,也就只有他稍微年轻一些。”
“二,袁绍破灭之后,朝廷应该很快会让大哥南下讨伐河南江东等地的诸侯,乃至于关中和川蜀,哪里偏远,就让大哥去哪里,慢慢消减大哥的影响力以及咱们的兵力。”
“三,最重要的是洛阳的兵权,之前天子已经让钱塘侯取代过一次,只是钱塘侯病死让朝廷措手不及。等到袁绍死后,就是朝廷收回二哥兵权之时!”
这里面并没有去河间抱小幼嗣的策略,因为这并不算打压刘备的一个计策,相反,如果没有打压成功,反倒会让刘备成为一名权臣。
毕竟刘虞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和那位皇后基本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活不了几年的情况下,给一个手握二十万大军的朝中重臣留下一个年幼的小皇帝是个什么概念。
别说朝中那些人老成精的大人,就算是泰山书院的一个孩童都明白会是什么结果。
到时候必然是刘备上位,大将军之位跑不掉。不要以为大将军只有外戚能当,韩信和袁绍都当过。甚至到最后黄袍加身,如王莽篡位一样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刘备经营几十年,说不好真的能成功。
毕竟刘备姓“刘”,是汉孝康帝亲自录入族谱里的刘邦子孙,即便是篡位,也比王莽那个姓王的外戚要名正言顺得多,总归是天下人多的是只要皇帝姓刘就无所谓的大汉拥趸。
听到陈暮的分析,刘备端着酒杯,沉默着没有说话。两撇胡子微微抖动,显然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觉得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能,没有了兵权,他什么都不是。
“朝廷.......真的会这样对我们吗?”
关羽声音有些颤抖。
陈暮叹气道:“二哥,你熟读史书,也该明白,手握重兵,如何不会被朝廷忌惮。当初朝廷善待我们,是因为需要用到我们,可如果河北平定,朝廷必然不敢让河北落在我们手中,当年世祖便是得河北而得天下,我们费尽心思剿灭袁绍,到头来不过是鸟尽弓藏而已。”
众人沉默不语。
就连一向认为刘虞待他很好的刘备,此时都没有说话。
因为他确实察觉到了危机。
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还有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如果刘虞真的全心全意信任刘备,刘备投桃报李也不是不行。
但他也明白,最近朝廷风声变动,里面未尝没有三公九卿以及那位皇帝的影子。
能做到开国皇帝的都不傻,刘备的政治嗅觉或许没有陈暮那样敏锐,然而这两年刘虞越来越忌惮他也是一个事实。
不然的话,为什么朝中弹劾他们几兄弟的奏折如雪片一般多?显然是后面有组织有预谋的准备。
这其实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你手握大权是为了拯救汉室江山。
可权力越大,兵马越多,就要被朝廷那些上位者忌惮。如果你放下手中的权力,把兵马全都交出去,不仅江山保不住,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得以保全。
正如曹操在铜雀台横槊赋诗之时曾言:如国家无我一人,真不知将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有人见我权重,妄加猜度,疑我有异心,此大谬也!
然而欲使我交出兵权,封侯归国,实不可行,诚恐为奸徒所害。我败则国家倾危,天下必定大乱!我岂能慕虚名而招大祸?
此番苦心,诸公未必能知啊!
人到了这个位置,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现在刘备就切身感觉到了这一点。
朝廷有风言风语,天子诏书不断催促他尽快消灭袁绍,大汉天下还有无数心怀叵测的诸侯,盗匪遍地。
冀州牧的位置他不贪图,他怕的是真如陈暮所料的那样,一旦冀州回归朝廷,朝廷就会很快派他南下与其他诸侯硬拼,仓促之间如果准备时间不够,恐怕征讨南方没那么容易。
在这一瞬间,如果刘备知道历史上的曹操经历的话,或许也会感叹一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曹操竟是我自己。
不过他也不是一个相信片面之词的人,听到陈暮的分析之后,便对陈暮说道:“四弟,朝中虽有风声,但毕竟已经被天子和诸多公卿压了下去,你又如何觉得,天子一定会打压我等呢?”
陈暮笑道:“如果大哥不信,到了朝中,拜会天子之时,天子必然会与大哥商讨国家大事。到时候大哥猜猜,天子会与大哥聊些什么?”
刘备沉声道:“莫不是要收我兵权?”
“那倒没那么快。”
陈暮说道:“此行我们只是回京述职,袁绍还未灭,朝廷也不敢立即对我们动手,但必然会为接下来的打算开始做铺垫,如遴选帝嗣,而且我料他们中意的帝嗣绝不是幼年天子,恐怕会在少年或者成年的章帝子嗣中选择。”
“还有呢?”
刘备又问。
“还有就是洛阳的兵权。”
陈暮分析道:“关中已经收回,但那边还不稳,朝廷那帮大臣不傻的话,肯定是想办法把二哥调去关中。”
“调去关中?”
刘备与关羽都是心中一凛。
关中现在虽然已经收回,但因为战乱得太久,可以说是百姓凋零,生灵涂炭,去了那里,确实难以有所作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