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刘晏的判断(1/2)
这件事的确就是没有这个必要,张巡甚至告诫刘晏,要是他非得要在这个事儿上面钻牛角尖的话,整不好就得晚节不保。
在这件事上面,刘晏还是听劝的,他当然知道李倓的脾气,也知道他决定了的事儿绝对是没有更改的机会的,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最重要的是,李倓的决定他都是对的啊,这就没有必要再去说什么了。
刘晏在这些年的宰相生涯里面得到了足够多的成长,与此同时他也为了大唐做出了足够的贡献。
之前的他,的确是每每碰到了李倓的决定他不能理解的时候,就一定会让李倓好好的解释解释,把自己的质疑提出来。
其实这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也是这些个习惯,让他在当时被称之为神童。
其实刘晏的往事,不管是张巡还是许远,都是能够如数家珍的知道的。
刘晏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刘知晦,县丞。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三。从小天资聪明,加上刻苦用功,很小就写得一手好诗、赋、文。在乡里被誉为神童。
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当时意气风发的李隆基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德,带领文武百官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路经兖州时,年仅十岁的刘晏,跑到行宫,献上了他刚刚写好的《东封书》。
李隆基一看这篇颂扬自己功德的赋,字迹娟秀,文辞畅达。一问年龄仅有十岁,感到十分惊奇,有些怀疑,令当时的宰相张说当场考试。刘晏对答如流,出口成章。张说高兴地对李隆基说:“天才!天才!这真是国家的祥瑞啊!”李隆基龙颜大悦,封刘晏为“太子正字”。
“封禅”后,刘晏随李隆基到了京师长安。长安的公卿大臣,达官名士访问的,邀请的那叫一个应接不暇,刘晏当时就已经算是名声大震了,而那个时候,甚至李倓还没有出生。
到了开元十五年,有一回李隆基和他的皇后、皇妃到勤政楼看戏。年仅十二岁的刘晏也被邀请陪同观看。李隆基当时一看刘晏便打趣地问:“你是正字官,正了几个字。”
刘晏一笑答到:“天下字皆可正,唯朋字不可正。”玄宗一听哈哈一笑,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小神童。演出时,有一美姬在楼下表演顶竿,竹竿顶端,有个盛装舞。一个贵妃见了便叫刘晏以此为题作诗。他不加思索,应声吟出:“楼上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贵妃们听了拍手叫好。这样刘晏的名声更大了。
但是单单就凭借着这些个虚头巴脑的东西,刘晏是不可能会在后来得到李倓的重用的,等到他成年了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李隆基对他的偏爱,自然是高中进士,再之后,才是他真正像一个官吏蜕变的开始。
天宝七年之后,刘晏先后在夏县、温县任县令。在职期间,那也算得上是廉洁奉公,兴利除弊,为这几个地方的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再之后就到了天宝十四年发生的安禄山之乱,使整个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北方的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
当李倓带兵浴血奋战的时候,刘晏曾在襄阳避难。后又任彭原太守,陇州、华州刺史,河南尹、再之后才是李倓登基的时候他正在任上的长安京兆。
这些官职真正的人刘晏这个当初的神童明白了大唐究竟是个什么样,大唐的百姓们过的究竟是个什么日子。
所以这些年李倓实行的这些个新政,刘晏从来都是李倓麾下的急先锋,几乎所有的新政都是过他的手下去的,这么多年下来,那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说在那些税收的新政以前,大唐全年收入现钱仅有四十万缗,到这个时候已经达六百万缗。大唐国库收入的增加,主要归功于改革后的盐利。农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增加,还有所减轻。
因而-在外的农民,纷纷回到故土。国家人口由广德二年的230万户,增加到了如今的的接近四百万户。户口增多了,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在百姓看来是李倓的功劳,其实实施这件事的人同样重要,而这个人其实就正是刘晏。
但是,这位功臣在在一开始实施新政的时候也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刁难和反对,后来不仅得不到应有的褒奖。反而不断遭到当时还存在着的大官僚们的激烈反对和攻击。
刘晏亲手实施下去的财政改革触犯了一些大官僚,大商人们的利益,加上他秉公办事,选贤任能,严惩污吏。特别是按照李倓的意思攻击并且拿下了元载后。使元载的一些个门生对他更加痛恨。
他们对于李倓自然是不敢反对,但是对于刘晏,却有成百上千双的眼睛在那盯着他呢,哪怕稍微有一点点的疏忽,就会有人到李倓的面前的参上一本,所以这几年的时间里,过的最为艰难的其实就是刘晏了。
当然,这些事儿李倓和张巡、许远等人都是知道的,所以在李倓又要对这件事做出一点改革的时候,张巡和许远都是尽全力的劝说,免得又有好事儿的人去李倓的面前弹劾刘晏,万一哪一次真的把李倓给整的生气了,来个贬官也是说不定的。
毕竟李倓是皇帝,他们是臣子,信任他们归信任他们,但是这中间隔着的东西有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是说不好的。
“张相。许相,你们尽管放心,这一次,我不会说一句话,若是陛下真的能让那些朝臣们心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