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土办法就是当下最高科技成就(1/2)
朱慈烺丝毫没有理会孙传庭的眼神:“第五个问题是什么?”
孙传庭拱拱手:“请下把军医学院的死囚实验改为用胡人,以减少杀孽。”
朱慈烺奇怪的看着他:“为什么用胡人就能减少杀孽?”
孙传庭淡定的道:“下,胡人者,非人也!”
听到这里,朱慈烺终于笑了,他喜欢这个法,汉唐以来文人并不是只讲道义,他们也有大汉主意的骄傲,和处世界中心的心里优势。
朱慈烺微笑着道:“你的有道理,那以后要是非必要,就把军医学院的实验改用胡人。”
虽然太子没有对自己的五个建议全部采纳,但是能部分采用,也证明太子是个能听进去劝的人。
孙传庭来京城的时间还短,跟太子接触的也少,还不太了解太子的格,不过从今的五个问题来看。
太子对于文人好像有点敌意,孙传庭觉得可能是去年的文人作死行为导致了太子的反感,信任需要重新建立。
听完建议,朱慈烺继续吃饭,一碗米饭,配上十几份刚才试吃的菜,汤是鸡丝蛋花汤。
按照讲武堂的标准,每一餐可以选一个花荤、两个素菜、一碗汤、米饭馒头管够每旬还能吃一次全荤的大菜。
当然新军在驻扎的时候,也能有这样的伙食,不过要是新军在一地驻扎太久,地方上很容易出现蛋等供应不上的问题。
参考后世的经验,新军各常住地都建立了类似的军用养殖厂,来供应部队食禽蛋等。
当然新军是不可能派去养猪的,但是大明缺的就不是养猪的兵啊,无论是卫所还是京营,都有一大把养猪专业能手。
反正只要给工钱,对于他们来给某个官员勋贵干私活和给太子养猪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过这些军队三产刚刚成立没有多久,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优秀的防疫措施,没有足够的药品,朱慈烺也不敢搞大型养殖场。
万一来一个猪流感,那损失可就太大了,所以一般一个养殖场仅有数百头猪,或者万只鸡鸭。
京城附近的养殖场主要集中在卢沟河附近,卢沟河后世并为一条永定河,在并流之前它就叫卢沟河,所以他上面的桥才叫卢沟桥。
因为整条河从城南流过,对于京城水质没有影响,至于沿河的百姓,朱慈烺只能给每个村子打井。
好在单纯的养殖业对于这个时代的河流自净化能力来压力不大。
现在京城附近驻扎的京营只有最新训练的这四万,加上讲武堂的八千军校生,压力不大,养殖场能提供三分之一的供应量。
朱慈烺自然不会去亲手教他们如何养猪,再从大明以后,大家养猪技术已经逐渐成熟,骟猪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还有禽类养殖必备的孵蛋法,民间已经出现并且趋成熟。
宋元时期,家禽人工孵化技术上影牛粪孵化法”、“火焙法”和“汤法”。到了大明时期,家禽人工孵化技术已经形成并臻成熟。
这一时期的人工孵化方法影秉火孵”、“稻糠孵”、“马粪孵”,进一步又发展成“炕孵法”、“缸孵法”和“桶孵”三大有代表的人工孵化技术。
为了解决种雏孵化运输方面的困难,继而发明了“嘌蛋法”,使种蛋孵化到达饲养地就地出壳育雏饲养。
所以朱慈烺想开挂都没得开,大规模孵化不容易控制温度,反而是这种炕孵法的人工翻动更适合现在的养殖规模。
朱慈烺只不过是把以前只有开立秋两季孵蛋改为一年三季不间断孵蛋育雏,除了冬建暖房成本太大,其余三季基本能保证有鸡鸭养。
以前没人这么搞,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养的不一定卖的掉,现在有了新军这个稳定的客户,京城附近出现了不少专门养殖的养殖户。
当然大明还没有奢侈到一直拿粮食喂猪的程度,所以限制这些养殖户发展规模的是饲料的获得途径。
全大明也只有太子东宫的养殖场才全部用粮食来喂猪,为了这事御史还弹劾过,朱慈烺还被崇祯单独叫去问过话。
所以这种东西不是你想吃就能吃,也不是你派人去采购就能买回来,食的比例关系到你的粮食富裕程度。
像讲武堂这样的军官培训基地也只能保证这些人每有吃,新军条件更差一点,特别是外出作战的时候,能买到就有的吃,买不到大家也没有办法。
就这对于其他军队来,新军的待遇都是他们羡慕的对象,要知道京营和军队吃饭是要钱的!要从月响里扣除!
而且还是限量供应,只有临战才让你吃顿饱饭,想吃?那得等到你拼命的时候。
所以他们的伙食跟新军差了很多,从要钱、到免费、再到管饱、再次才上升到管好,为了解馋,有不少其余军队会购买新军的压缩干粮浚
因为那玩意有味,吃着像干一样,当然对于新军来,那玩意也是高级食物,而且今年战争间隙,朱慈烺对于压缩干粮的品质来了一次升级。
不再是又甜又咸,而是改成三种口味,甜、咸、辣,士卒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
其实这些东西的价格并没有到东宫供应全军无法承受的地步,但是朱慈烺依旧只供应新军。
就是要用这种差异话的待遇来告诉大家,新军才是东宫嫡系,不仅是给新军增强荣誉感,当大家都觉得新军是太子的自己人,那么新军就跟东宫牢牢的绑在一起。
新军的战绩配得上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