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胸有丘壑起帅帐(2/3)
看到了宇文家的十六郎,不好去找他,就随口问道旁的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二十出头,相貌平凡,一双眼睛倒是灵活,正在跟穿着白褙子,胸前背后写着“令”的人说话。被卢彦达问询,不卑不亢地道:“不,不止是这一片。好教将军知晓,我们分作三拨,一拨就是这里,以宝历寺为起点,顺着官道向北禁夜平乱。一拨是西面,现在应该到了玉局观,以玉局观为起点向北。第三拨是东面,沿着江岸向北,不让贼人有漏洞可钻。三拨铺开,当面二十里的贼人,都会被挡住,并且一一清理……”
这年轻人自是邓衍,在他说话时,城南玉局观附近,老道赵申披挂齐全,头戴道冠,一身阴阳八怪道袍,拂尘飘飘,真若出世神仙。正领着奉香捧炉的壮丁,在大道上招音喝。夜色中,大批乱民贼匪正向北或向西奔逃,他们可不敢跟活神仙对敌。
邓衍再道:“将军是来平乱的吗?现在已是深夜,还是不要乱动刀兵的好。更西面我们再难护住,只能通知当地的保甲,还有犀浦镇注意防备。”
听到形势几乎已被控制,卢彦达既是震动,又是欣慰,这是天助,不,二郎助他。再被误会为平乱官兵,不由汗颜,支支吾吾地道:“本官不是武人,来此是找王冲,另有要事交代。”
邓衍哦了一声,眼中失望一闪而逝,指向南面道:“二郎就在前方岔口,向东行二百步……”
行到南方官道与海棠渡官道相交的岔口时,卢彦达的视线正停在岔口竖起的几座火盆上,随从官兵连声惊呼,顺着他们指去的方向一看,他也啊哟一声叫唤。
十多根杆子高高立起,每一根杆子上都是一具尸体,皮靴毡帽,竟是蕃人!狰狞面目和模糊血肉在火光下闪现不定,这帮人马皆甲的骑士心头都寒气直冒。
“真觉像是置身沙场……”
卢彦达就觉裹住自己的山文甲格外阴冷,由岔口转入海棠渡官道,再进到一片荒地,才觉自那尸体散发出的寒气淡了。
荒地里人来人往,人人臂上都扎着红巾,还有不少红褙子和白褙子。来来往往都以一点为轴转动。
当卢彦达被人领着靠近那一点时,看清那处的情形,心中震撼更是荡动不停。
孔明车般的大椅上,一个头面几乎被绷带遮完了的人正斜坐着驻臂思虑,不时发出指令,身边守着三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小丫头各有职司,随着他的指令,或是在案桌上插小棋子,或是向候在一边的红褙子或白褙子吩咐,或是提笔记录。
“王冲!?”
不必问,卢彦达就知那大椅上的人是谁。他失声时,脑子就转着一个念头,如果忽略王冲和小丫头的年纪,眼前这一幕,与案视谋策的帅帐毫无分别。
“卢……判官?”
见一身山文甲的卢彦达出现,王冲也大为意外。他原本以为,赵梓会先现身,却没想到竟是卢彦达。
两人对视,一瞬间,恩怨种种电闪而过。卢彦达自是恨王冲坏了他的图谋,还被降了一官,在余深和蔡太师心里的评价也低了几级。王冲更是恨此人陷自己于囚狱之中,还害死了顾丰。
可眼下显然不是纠缠往事的时候,为这一夜,王冲挖下了偌大一个坑,正等着官府来填。不管是谁,他都要抓牢了。而他不仅意外,还有些感慨。卢彦达是“勇于任事”之人,这个新党之人常得的评价,似乎也不光是贬义。许光凝和赵梓与之相比,在这上面可差了一层。
卢彦达匆匆道出来意:“王守正,此时非论它事之时,城南清溪驿附近的马场草料场,正为泸州战事备有千匹驮马和数万石束粮草。本官怕此乱危及军资,决意出城守备。可仓促间难以聚兵,本路禁军又甚为惧蛮,大府不敢调遣。如今你广聚义民,还望你以军国事为重,出人相助本官……”
王冲暗道太好了,嘴里却道:“卢判官,我等不过是义民自起,只为看家护院。守备军资此事,民人为之,名不正言不顺啊……”
王冲浑身是伤,又持续发话,声音已哑了,一边衣着艳丽,像是燕馆出身的小丫头脆声重复着,他人才能听明白。
这话有玄机,卢彦达闻弦知雅意,沉吟片刻,点头道:“那便如此,本官以转运使司之名,征调本地保丁。”
王冲问:“每人十贯?”
卢彦达道:“三百人,两千贯,要精壮有力的。”
王冲道摇头:“两千五百贯,我会把漏泽园那边的人手派过去。”
卢彦达苦笑道:“也罢,就这个价码,我这就立字据,你赶紧调度人手。”
不管是地方转运司,还是随军转运司,都无权直接在地方征调人手,何况卢彦达还只是个判官。但卢彦达如果护住了军资,转运司和成都府自然要帮他对缝,补全流程。现在王冲聚起了人手,只要王冲点头,这事就能成。
不过卢彦达也得付出代价,王冲为便利指挥调度,激励士气,就必须投下大把钱财。照明的灯油,标识的红白布,供应的饭菜,这消耗可不小,都是找商家预借的,这笔帐就得落在官府身上。虽然清楚这笔账该找华阳县和成都府,卢彦达也只能认了。
征调保丁是要付钱的,卢彦达那话就是为这笔交易正名,卢彦达相信,转运使会很乐意从司中公使钱里出这笔费用,而讲价不过是习惯使然。
王冲本就留有预备人力,他一开口,身边的小舞娘梁锦奴就脆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