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敏感(2/2)
十二岁的小孩子。他对县民们说,这一群孩子将来会成为沙井县的劳动力,他们不会灭绝,会在我们这里繁衍生息,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人。到时候他们县有这一群廉价的劳动力搞生产、搞建设,沙井县的明天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当时那个年代,在历经战争后久违的和平中,大家都积极的心无旁骛的投身建设,热情是能相互感染的。
县令的热情感染到了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叫做田想。
田想无比的认同县令的话,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报名针对外民孩童的监护工作。
尽管已经有了县令的指令,但收容外民始终是一件不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事情。要让所有人都同意,并向他们证明这个决策是利国利民的,县令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将当时无人开荒,开荒难度较大的一片区域作为外民孩童的收容地。
外民孩童只能生活在区域里面,没得到批准绝不能出来。
围墙将区域内外间隔了开来,尽管只是一道简陋到成年人能够轻易翻越的围墙,可对于那时的外民孩子来说,这是一道将他们与外界断绝的天墙。
百姓没有养外民的道理,这些外民小孩不会得到粮食上的供应,他们想要活下去就只能自己开垦荒地、种粮食,自己搭建自己的家。可他们只是孩子,一群手无缚鸡之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让他们就这般自生自灭的话和杀人没有什么区别。
田想作为监护人,主要的工作便是教会他们生产,教会他们生存。
田想开始的想法很单纯,他并不是对这些孩子产生了怜悯之心,他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想要建设沙井县,他要将这些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劳动力,源源不断的为他们生产,为他们工作。
他告诫自己不与他们产生感情,不产生任何无谓的怜悯之情。所以,他总是黑着脸,不苟言笑,不断的强调,他们只是工具,生产建设的工具。
人是感情动物,与他一起来的另两名监护人再也忍受不住这样的工作,不管他们来时对这群孩子是多么的敌视,但在经过数月的相处后,他们发现这群孩子跟外面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他们小手小脚的撑不住这么大的工作量,有多少孩子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倒下,又因为外面的思想正确而导致医师不愿进来相救,最后只能躺在病床上默默的承受着痛苦,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两名监护人承受不住这等内心的煎熬,选择了退出。
只有田想坚持了下来。
他的心不是冰冷的,只是他选择了默默承受下去。他知道这件事哪怕是逃避,可它依然会发生,逃避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闭上双眼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了。如果真的同情、可怜这些孩子的话,不应该逃跑,而是应该留下来教会他们生存。
或许他的初衷已经改变了,又或者没有。田想已经弄不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他被孩子们的团结所感染,这群孩子相互依存,相互为伴,成为了一家人,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这是纯真质朴的爱,没有利益,不夹杂着别的目的。那时的他相信着,如果让这群孩子成长起来的话,他们将在彼此的扶持下变得无比的强大,他期待并希望能看到最后,见证他们的成长。
但好景不长,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收容外民的并不止沙井县一家,不少县甚至是郡都留有一部分的外民来充当劳动力,或是当作牲畜、或是当作生理所需工具。反正外民没有人权,不管他们怎么做,都不会有人或制度来惩罚他们,欺辱外民是思想正确。
经过这一年时间,上面总算是摆平了大部分急需处理的事情,国家开始走向正规,制度也要开始进行规范化的调整,制定出人性化,能供以长期发展的政策制度。
其中外民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因为被剥削了人权的缘故,合法的百姓们偷养着外民,做着各种虽然不违法,但是却有违lún_lǐ,有驳道德的事情。外民的存在造成社会风气的极大败坏,以及不利于人民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这在社会治理方面将是一个无比严峻的问题,将衍生出后续越来越多的麻烦。
因此,当局有着整顿外民生态环境的打算,大手笔的整顿措施不会太遥远。
而就在这个上面风向发生变化的时期,下面的些许动静就会变得无比的敏感。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