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九章 献上传国玉玺(1/3)
洛阳皇宫,大殿之上
今日是刘协返回洛阳都城第二次上朝,而昨日第一次朝会除了给各位此次护卫的功臣封赏之外,便是讨论了关于迁都的问题。说是迁都,其实也没有大臣们的建议,多是袁常和曹操二人作出决定。说起来,刘协有种被人逼迫的感觉,有些悲愤的情形下,刘协怕继续讨论会忍不住爆发。因此,才会决定把迁都的具体事宜放在今日的朝会来商议。
刘协目光扫过下方百官,平静道:“诸位爱卿,昨日商讨关于迁都幽州的决定是否还有其他意见,若是没有,便按照幽州牧的建议来执行。”
只是,面对刘协的询问,大臣们俱是闭口不答,只是静静的看着袁常和曹操二人装比。
连三公杨彪、赵温、张喜、董承和杨奉他们几人都没说话了,其他的大臣更是不会跳出来跟袁常和曹操二人硬杠。毕竟袁常和曹操二人虽然表现的强势了些,但是,却也没有跟董卓、李傕他们这些贼子一样,有些欺辱天子的嫌疑。若是那样的话,自然会有大臣跳出来,以死相谏,或许还能青史留名。如今,袁常和曹操二人没有如此趋势,他们跳出来,怕是只能自取其辱了。
“很好!”
刘协心中暗自咬着牙,轻声说了一句,接着道:“既然无人反对,那便采纳幽州牧和兖州牧的建议迁都幽州。接下来再商讨一下,迁都的具体事宜。”
“陛下,臣以为并不需要太过麻烦!”
刘协话音才落下,袁常便再次出列出言道。
很显然,刘协是想要借此来拖延时间,毕竟要迁都到幽州那般远的地方,跟从长安返回洛阳差太多,人员转移、各种仪仗等等事项,讨论个几年都很有可能。到时候,拖着拖着说不定就把这事给带过了。而袁常显然不可能在洛阳呆太久,毕竟他还要回去治理幽州,到那时,刘协便可掌控大权了。
不过,袁常显然不会给刘协这个机会。
只见袁常直视着刘协,道:“陛下,在臣出发之前,幽州便已经安排妥当,给陛下和各位大臣的住所已经在兴建之中;办公场所也同时进行,只要人员到达幽州,便可一切步入正轨。因此,臣以为此次前往幽州,陛下和诸位大臣们可轻车简行,保证朝廷的运转即可;至于亲眷及护卫家仆,可在稍后缓缓前往。”
“这…”
刘协的算盘落空,但是,如今也不好反驳袁常,他便将目光看向百官,问道:“幽州牧的提议,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彪知道不能让刘协太过难堪,出列问道:“幽州牧,我等先行自无不可。只是,如今天下不太平静,贼子出没,我等的亲眷如何保证安危?”
“太尉此言甚是,诸位爱卿的亲眷皆是老弱妇孺,虽有护卫家仆,恐怕也难以顾及。故而,朕以为此事当慎重对待,总不能让诸位爱卿前往幽州为国操心,而他们亲眷的安危却得不到保证,恐怕诸位爱卿们做起事来也不会安心。”
刘协见杨彪上前助攻,连忙顺着他的话补充说道。
“陛下和太尉所忧虑之事着实不错,臣为国效力自当义不容辞。然则,臣的亲眷若无保障,臣亦力不从心。”
“臣亦是如此!”
“臣附议!”
不少大臣紧随刘协和杨彪,也相继跳了出来。一个原因是他们真的替自己的亲眷担忧,这个理由很充分,袁常总不可能因为这样的原因怪罪他们;另一个,自然是趁机讨好刘协,在刘协面前表现一番,总能得到刘协的青眼相看。
当然,大多数的大臣还是比较明智的。袁常既然提出这一点,岂会没有准备?所以,他们都保持安静,不发表任何意见。刘协见状,有些失望,没想到站出来支持自己和太尉的大臣竟然这么少,可见多数大臣都不是忠心于朕的。这些家伙,朕早晚要将他们从朝堂上清除出去。
杨彪也有些无奈,他自然明白袁常有所准备。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想着替刘协解围,不让他一直被袁常给逼迫,以致于太过难堪。谁知道,刘协竟然没有深思熟虑,就这样顺着他的话开口,一点沉稳的气势都没有。
“陛下,此事无妨!”
袁常淡定的说道:“陛下的妃嫔宫女以及诸位大臣的亲眷护卫家仆等人,臣自会留下一万兵马随行护卫,想来有这一万护卫,任何贼子都要三思而行,不知陛下以为可否?”
“幽州牧行事妥当,自是没有问题。”
刘协讪讪的称赞了一句,这时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的行为有些冲动了。因此,他也不准备继续反驳了。否则,真的惹怒袁常,演变成董卓、李傕他们那样的情形,刘协觉得还不如死了算了。只是换个都城而已,想来也没什么大不了。情况再糟糕,难道还能比当初董卓的时代更糟糕?董卓完全不把天子和百官放在眼里,袁常和曹操明面上还把他当成天子,就冲这一点,比之董卓好了无数倍了。
只是,刘协打算放弃了,董承却是还打算努力一番。即便迁都幽州真的成了定局,也不能让袁常太过轻松。
因此,董承便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迁都幽州,确实可以更加及时的应对北方异族的情况。但是,中原腹地的情况也不能因此而松懈。即便天子仁德,也不乏有些不轨之徒,若是朝堂远离百姓,又能如何及时的应对这些情况?故而,幽州牧,本官以为要迁都幽州,这个问题不得不解决。否则,天下的百姓皆是陛下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