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1/4)
巡抚大人的官轿落在张广府外,张广闻报后,心中可是七上八下的,很自然地便想到了自家粮仓里的鸦片。
正壮年的张广在居室内走来走去,思量着对策。这许巡抚可不是好惹之辈,瞧他上任以来的种种举措,常有打破常规之举,真不晓得此来所为何事?
莫不是为了自己刚进的鸦片不成?若真那样,那这巡抚大人还真神通广大了,前些日子才进的,还没转手,人就逼上门来了。但若真为了鸦片,现在再转移可就来不及了。
正眉心处的刀疤红了一红,本已按奈不住想立刻抽调人手转移鸦片,能转多少是多少,可又想了想,还是先定下心来,看看情形再做定夺不迟。
现在再转移已稍嫌迟了,就算转也转不了多少,大白天的还容易给人觉,凭空给人授之以柄。张广嘴巴一张,朝外喊道,
“管家,开中门迎接巡抚许大人。”
张府大门洞开,从里面出来十二名家丁,一左一右地排列开来。紧接着张广在管家的陪同下也驱步而出至府外,亲自来到许维轿旁,掀开轿帘,朝坐于轿内的许维恭敬地说道,
“鼓楼张广恭迎福建巡抚许维许大人。”
许维礼节性地点了点头,身子一猫下了轿,迈着官步不急不慢地走进张府,而张广则陪着小心跟在许维身旁,不断注意着许维的神情,好从这位新任福建巡抚眼里能看出点名堂来。
被迎入大堂后,二人分别落座。张广先让下人上茶小酌一口后小心翼翼地出声询问许维道,
“不知抚台大人今日光临鄙府,有何事指教?”
许维堆出副足以让人安定下来的招牌式笑容,不着边际地回答道,
“自出任福建巡抚一职以来,因忙于公务,一直未过府拜访。今日正巧有空,便上门与张大善人探讨一下有关闽东闹粮荒的事。我可是久闻张大善人对那救济助赈之事甚为关爱,每月十五还会在西门开设粥厂,以接济那些饥民。”
“这救赈之事乃是理所当然之举,微末小事何足挂齿。惭愧惭愧。
对了,这闽东居然出现粮荒一事,小的委实不知。不然定要运上几车的义粮过去,以解燃眉之急。”听闻并非与鸦片有关,张广松了一口气,这嘴上也灵活多了,
“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张某敢不马前效力?”
“我可是久闻张大善人家中存粮甚多。”
“呵呵呵,大人太抬举小人了。这年头哪个士绅家中不存上几粮仓的粮草,这怎么能算多呢!外边谣传实在太过头了点。”张广放松了警惕。
“看来福州城多了张大善人就是不一般呀!可否带本抚看看你的粮仓?在承平日子里就存粮备荒,足见张大善人的远见,我可要向全省推广你的经验。每乡每里都需建一个义仓,免得饥荒一到,饿死一片。”
“这姓许的也没传言中的那么难缠嘛,还挺会做官的,呆会看看这人喜好什么就送上什么。”
被许维一赞,张广浑然忘记了自己姓什么,通身舒畅无比,也没细想就窜到前头领路。这张广哪会有什么救赈灾民之心,有的也只是那囤积居奇之意,发发难民财罢了。
张家的十二大粮仓集中分布在张府后院里,仓连仓,连环相扣。以许维目测来估算,至少每仓存粮数量可在三千石左右。如果情报准确无误,每个粮仓都堆满鸦片的话,那这里存储的鸦片当在两千箱上下,看来八闽第一鸦片商非张广莫属了。
许维在张广的带领下不露声色地巡阅着,边走边赞道,
“省城里其他富户大都目光短浅,如果都能像大善人这般未雨绸缪、深思熟虑,我福州城哪会有饥民可言!
我瞧善人这一十二座粮仓内定是存满了粮食。待到荒年,张大善人府上一方面可不愁吃,另一方面又能在外救赈灾民,真是两全其美。”
在许维的步步引诱下,张广失去了戒备,还很得意地往自己脸上贴金说道,
“就如大人当官抱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一样,我们这些乡绅自然更应为本城百姓着想。一到灾荒之年,我张府可都是第一个在西门设厂赊粥,从不落于人后。
至于存粮还是有点的,不是我夸,这十二粮仓一体在去年购进粮食,现在全满仓了,够我张府自用数年,且还有余力救济灾民。”
许维等的便是张广的这一句话,双眸精光闪动,似笑非笑地说道,
“呵呵,真没想到大善人家中粮食有这么多。”
“去年谷价便宜,我也生怕谷贱伤农,便咬咬牙多收了些。”张广陪着笑说道。
许维此时话锋一转,凌厉的眼光直盯着张广,一字一语地说道,
“张大善人,你既然有这么多的存粮,那我可要向你商量一件事了。”
从许维的话语中张广嗅出点异常的味道来,他顿时又没底气地答道,
“有话大人请讲。”
“张大善人是否听闻了闽东近来发生粮荒?”
“刚才大人已经提到过了,小的已然知晓,正准备几日后发上数十车的粮草过去给他们救救急。”张广顺着许维的话意说着。
“大善人,就这么几车粮草恐怕是不够。宾日,你跟张大善人具体说说闽东粮荒的事!”
林宾日从许维身后站了出来,先是冲张广了手后有板有眼地打着官腔说道,
“张大善人,这闽东粮荒可不是随便几车的粮食便能打发掉的,他们那里连续数月缺雨,河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