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1/2)
第十七章:来而不往非礼也,厚黑才是大丈夫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答元珍》欧阳修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离郑光策被劫已有一个月之久,相对于七宝林劫囚一案,多数的福建乡绅官员并不知情。
这押解犯人的囚车中途被劫,护卫的绿营官兵尽数被杀,甚是让陈、苏二人震惊。此可谓大清开国以来少有过的事。如果闹到乾隆帝那里,陈、苏二人恐怕免不了一顿训斥,京察大计绝对不合格,连降sān_jí都有可能。
官场历来有报喜不报忧,瞒上不瞒下的原则,故陈、苏二人急匆匆地追回了发往刑部的呈文,并改判了郑光策的案子,宣布其无罪。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郑光策改判的第二天,郑光策便出现在新落成的鳌峰书院中,并担任授课教师。此举不啻于许维向陈、苏二人发出了挑衅书,摆明告诉他们,这杀兵劫囚乃是许某人所为,看尔能耐我何。
许维早就看不习惯这陈、苏二人的所作所为,根据天鹰队对陈、苏二人近一个月的详查后,发现此二人的问题甚多。一方面通过走私鸦片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又截留闽海关税银,还在各自的任内造成巨额亏空,并且不断摊派各种的苛捐杂税到百姓头上。
许维早就不屑与陈苏二人为伍,毕竟年轻气盛又有些冲动,故直接借着劫囚事件与陈苏二人正式翻脸。
对于让郑光策公开在鳌峰书院任教,林宾日是相当的反对。
他认为在目前情形下,凭一己之喜恶行事,与陈、苏二人翻脸,实为不智之举。你许维毕竟现在官拜福建按察使,还要受闽浙总督及福建巡抚节制。俗语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相互拉破脸皮只能会导致陈苏二人更直接的报复。随便给你个小鞋穿穿,你都有苦说不出来。
许维一旦认定的事就死活不肯更改,他依旧我行我素。
事情倒是出乎林宾日意料之外,乾隆四十七年十月,整整一个月时间里,陈、苏二人非常的低调,对许维并无任何不利的举动。
当林宾日就此为自己的担心感到多余的时候,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省城福州内连续发生多起恶性入室盗窃且杀人qiáng_jiān案。
东起东门,西至洪山,连续有三十七家报案。失窃二十六家,被杀七家,被qiáng_jiān四家,报案者纷纷涌入州衙,情绪激动的人群差点挤破了州衙大门。
而福州知州风欣一反平日懒散不理政务的常态,非但不怪罪反而热情似火地指点他们到按察司府上陈情,浑不像一名合格的昏愦大清官吏所为。
许维大清早便被前来报事的林宾日给搅醒了秋梦,虽然有些不乐意,可一听说福州城内连续发生多起案件,这人便迅速清醒过来,马上穿好衣服赶往议事厅与众人商议案情。
“大人,这昨夜里福州城内发生多起命案,引得全城百姓都在私底下议论纷纷,报案人已经差点都快把按司府的大门给挤破了。”林宾日如此说着。
杨芳大为不满地问道,
“这些人怎么会找上我们按司府呢!这平常的盗窃杀人案件当属福州管辖,风知州难道连这点都搞不清楚吗?”
杨遇春也插嘴说道,
“是啊,诚斋说得对。我按司府并无直接插手地方案件的职责,风知州却在此时此刻如此的犯混,实不可理喻。不如顶回去,让风欣务必在十日内破案。”
杨遇春所说正合许维心意,虽然想不通这风欣骨子里卖的是什么药,但铁定是有个圈套在里头,为慎重起见,还是直接驳回了事。
许维又看了眼林宾日,想听听他的意思。
林宾日略清了清嗓子,极有思路地说道,
“大人,二位杨兄,我仔细询问过这些报案人的具体情形,发觉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入室盗窃杀人qiáng_jiān系列案。”
“此话怎讲?”许维凝神倾听。
“这三十七家的案子,都在一夜之间发生,从东门犯案犯到西门,且具有连续性。如没有人在后面大胆撑腰,我看省城还不至于发生如此大的事件。
再者说来,与陈、苏二人交好的福州大户塔巷高时节家居然未被盗窃,而一墙之隔与大人交好的杨桥巷林家则损失惨重。在这敏感关头,不由得不让人浮想连翩啊。”
“我看这是给我来的下马威。”许维听罢林宾日一席话,不由从鼻孔里哼出这句话来。
二杨也都是聪明人,被林宾日说破后都反应过来。杨芳率先砸了下椅子的把手,腾的便站了起来,气呼呼地说道,
“奶奶的,这姓苏的敢情都要骑到我们头上拉屎拉尿了,不如给他也来个下马威尝尝。”
杨遇春则带着更为冷静的口吻说道,
“大人,现在不如先把此案踢回州衙,我们静观其变,谋而后动。”
林宾日则摇着头说道,
“不妥不妥,我看他们没这么简单哦。”
才说到这,外边的衙役便进来禀报道,
“大人,闽浙总督陈辉祖,福建巡抚苏桂芝已到门外。”
“说曹操曹操就到。大人,此二人同时上门,可不好对付啊。”林宾日担忧说道。
许维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
“那你们都回避一下吧,我倒要看看这两人打的是什么主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