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民间法脉(1/2)
等到年过完后,在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修行界通史》才正式发行出去。
毕竟初稿就是一些事情堆砌起来的,还要继续整理补充,精雕细琢,然后从定稿到修订出版,也都需要时间,而且不能干巴巴的就直接推出去了,那基本上没任何的知名度,谁来卖?
放新华书店里等着学校来订吗?
那不可能的。
一本急需对大众进行普及,安抚人心的书,还被赋予了一些上层意义,当然不能随便就扔书架上了。
它需要“宣传”。
于是在热热闹闹的过年期间,大家没事围着火炉烤火刷手机的时候,就常能看到某些公众号和新闻号在推送些相关的东西。
等把人的胃口钓的差不多了,大家也都知道官方在编书修史的事儿了,才欲拒还迎的将其正式推到了大众面前。
这书的名字是楚周定的,虽然有点起名废,但却是简单粗暴到夺人眼球,也十分符合大夏文化界不胡里花哨的传统。
就是除此之外,全书分成的,那四个阶段的名称却是让修仙团等人折腾出来的,而作为一群敢想敢做的年轻人,风格如何也能猜到了。
那名字中二的让参与编纂的道人们看了都觉得有点羞耻。
但是他们就是一群工具人,没啥话语权,只能让对方肆意洒狗血了。
只是可惜,忙活了这么久,也才搞定一半。
出版发行第一版也就是开了个头而已。
作为一部史书,就算再怎么急切,只花费几个月匆忙上架也是能看出其中水分如何的。
君不见元朝用了那么短的时间编修出来的《宋史》,被后人diss了多久。
目前放出去的只能算是“简洁版”,很多事情都只是简单两三行,几十万字而已。
后面的补充版和精装版,都需要再次编著。
但那些可不光修仙团的事情了。
他们在三山道院安静待了几个月后,就打算拍屁股走人了。
能够传给老道士们的东西,他们早就用玉符存储好了,好让他们在以后再次出版的时候进行“翻阅整理”。
而对于道人们来说,即便修仙团的家伙当了甩手掌柜,他们的工作量大了,但仍旧任劳任怨。
一来这事做起来有意义,能够给他们这群老家伙积攒名声,二来能够从对方嘴里知道那么多料,畅游瓜田,已经让猹吃的很满足了。推荐阅读//v.///
话说玉符传念这方式可真是玄妙,完美符合了修仙人士的气质,虽然自己已经因为年纪过了不能修行,但能够接触相应的东西,也能幻想下修仙的感觉。
唉,年轻真好啊。
连续封闭了数月,三山道院终于再次对外开放了。
发行的那些《修行界通史》也被人抢购一空,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咋整的?神话故事都被真人化了?
以前说的伏羲氏和神农氏都是确有其人?
那过去那些专家怎么说他们只是部落代表来着?
说句真的,要不是因为出版社印的是官方的号,大家都得怀疑下其中内容。
然后还有相应的外文版,也在其后不就被推出了。
并没有急功近利的到处传播,被首先盯上的,自然是靠近大夏的那几个国家。
而对于大夏这种在意识形态上的落笔,星条国方面当然是觉得不开心的。
只是他们国内一团乱麻都还没有理清,哪里可以直接学大夏似的,整个《通史》出来?
他们一边暗自气愤大夏在高丽扶桑等国中引起的波澜,一边又没有忍住偷偷买了几本过来自己翻译观看——
对于大夏官方的作风,虽说在国际上经常被星条等国黑,但实际上大家还是心里清楚的,没有把握的事,他们还不会无耻的广而告之。
拿来研究一下,琢磨琢磨,说不定还能推敲下西方修行界呢,实在不行也能从中“借阅”,把自家的《通史》折腾出来。
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三清观内,参与修史的张谦等人正和楚周说拜拜。
搞完了件惦记了蛮久的事儿,他们心头就觉得松了一块,整个人得到了升华,修炼上面也在整理众多典籍中有了些灵感。
是时候回去闭关了。手机端 一秒記住『→\etv.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那后面的法脉会议你们不参加了?”楚周就问他们道。
张清扬摇了摇头,“不去了,这段日子看的东西和人都多,哪里还有心情再去跟人做些人情来往?”
就算是韩不当这样的精力人士都有点吃不消了,觉得脑子里面全是浆糊,需要修整修整。
某些不重要的就随便他去了。
譬如在十一组牵线下弄出来的“民间法脉大会”就是这样。
道门作为官方认证的,已经被后者从里到外的了解过了,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会搞事,于是后面让十一组发愁的,就是残留在民间的各种小法脉了。
即便经历了数百年的摧残,但不得不说一句,能够送去民间社会的,都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存在。
疾风劲草,春风吹又生。
那些小法脉不比道门的庞大和古老,流传下来的也没有多大威力,很多就跟柳枝打鬼或者风水等“偏方”似的,可是分布的却很广,在民间的影响力也不小。
比如说东北方面本来就有的“出马仙”,还有檀州那边的风水先生。
在灵气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