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庐州传捷报(1/2)
崇祯皇帝听了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喜悦,一旁侍候的女官忙把奏折放在御案上,崇祯皇帝拿起奏折细细读来。
江南庐州府知府臣郑履祥谨奏: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臣与通判赵兴基,经历郑元绶等率全城军民,抗击巨寇献贼八大王十余万大军,得锦衣卫指挥佥事田承嗣密报并出谋划策,五月十七日,在北门伏击冒充南京提学御史入城的巨寇张献忠,献贼右臂中箭,所部三百余人大部被官军射杀,献贼被悍匪“一堵墙”张可望舍命救走,缴获献贼随身七杀宝刀,并诛城内奸细内应四千人。
十九日献贼攻庐州城,贼军蚁附庐州城城墙,城上军民与之肉搏,城上城下炮火密集、箭如飞蝗,臣率领庐州军民凭城拒守,重金悬赏激励士气,官军越战越勇,张献忠部伤亡骤增,血战七昼夜,贼兵攀登云梯强行登城,终因守城官军民军拼死强守,庐州城依然稳如磐石,献贼折损万余人,被迫解围而去。
臣蒙皇上莫大之恩,献贼天下之第一大贼也!臣虽死有所不顾,惟日夜只惧思所以舍身图报之道,庐州之胜皆赖佥事田承嗣之功,承嗣乃国家少有之贤将,臣特为圣上荐,是臣讨贼臣之心急也,臣感皇上之厚恩感激无地,故不避万死报效也。
崇祯皇帝看完奏折,又有随同献上来的缴获自献贼的七杀宝刀为证,相信江南庐州府知府臣郑履祥谨奏应该属实,虽然是守城战,射伤巨贼张献忠,歼敌一万多人,怎么说也是一场不小的胜利,崇祯皇帝的眉头舒展了许多,恩,一定要重奖庐州城军民,还有自己的小舅子田承嗣怎么会跟庐州城扯上关系?
想到田承嗣这个小舅子,崇祯皇帝越来越发现是个惊喜了,自从田承嗣出京为他姐姐(田贵妃)寻药,一路上已经跟流寇多次交手,先后在东光、夏津、临清、砀山歼灭了不少闯贼部属,到了南京又连根拔掉了闯贼的内应“十三太保”,在这次庐州城保卫战中,田承嗣又洞察先机立下大功,崇祯皇帝第一次欣喜地发现自己还是有识人之明的,自信心又有了些微的恢复。
最让崇祯皇帝欣赏田承嗣的,是田承嗣在处理“十三太保”的特殊手法,除了把从“十三太保”逆产中的九万多两银子解京外,还搞出来一个“剿寇捐献金”,让那些蛇鼠两端对朝廷挑刺和在流寇中间骑墙的人,狠狠的出了一次血,漕运总督史可法更是连夜把田承嗣的表功奏折随同那二十四万五千两银子的“剿寇捐献金”连夜解送进京。
不过“剿寇捐献金”这事的后遗症很大,连着一个多月江南方面告田承嗣的奏折就没有断过,把田承嗣说成十恶不赦的恶魔,明显是欲置田承嗣于死地,崇祯皇帝朱由检发现这些奏折的上奏之人多是徐允爵、朱国弼、赵之龙、龚鼎孳、吴伟业之流,这些人大多不是东林党人,就是多跟田承嗣结过仇怨,这一切崇祯皇帝通过锦衣卫、东厂在南京的眼线是调查的清清楚楚的。
一想起东林党崇祯皇帝就头疼,又是党争,那些交“剿寇捐献金”的商人船主,多是江南的富户豪门,这些人哪个不是跟东林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说田承嗣的“剿寇捐献金”之法一实施,大明这些贪官污吏豪门大户自身不干净,又有何人不感到自危呢,这些人仇视田承嗣很正常,不过崇祯皇帝却最喜欢这样的臣子,当然这一切的一切最让崇祯皇帝皇帝满意的是,在查抄“十三太保”和收缴“剿寇捐献金”两项银钱时,田承嗣均没有出现贪腐现象,崇祯皇帝暗道还是自己人靠得住啊!
想起查抄“十三太保”的那九万多两银子崇祯皇帝就生气,户部尚书傅永淳直接把这笔银子扣留了,崇祯皇帝得知“十三太保”的赃银已经解来京师,于是向户部索银,这才知道九万多两赃银,已经被傅永淳拿来补发了朝廷官员的欠薪,崇祯皇帝对傅永淳恨得牙痒痒的,可又不能跟所有的官员为敌,只好把这口恶气忍下去了。
然而“剿寇捐献金”解到京城,崇祯皇帝虽然及时和户部打了招呼,可是这二十四万五千两银子最终却没有进入皇宫内库,内阁首辅周延濡大学士蒋德璟等人又以辽东缺饷为由截留了。
崇祯皇帝只得到田承嗣给他姐姐的两大箱药材,崇祯皇帝拿这些臣子没有办法,多次跟内阁户部协商,才从那二十四万五千两银子中抠出十万两银子给兵部侍郎兼七省总督侯恂,作救援开封的专款使用,户部的十四万五千两银子,也只有十万两银子运去了辽东,剩下的那四万五千两银子就这么下落不明了。
崇祯皇帝自己气归气,但这三十四万银子还是来的正是时候,给朝廷解决了不少问题,心里也期待着田承嗣再给他弄些“剿寇捐献金”,不过要想田承嗣给自己弄更多的银子,田承嗣的官小了可不成,崇祯皇帝琢磨着该给田承嗣升个什么官呢?
崇祯皇帝难得心情好一点,就出了御书房上了舁舆,任由宫娥拉着往承乾宫而去,承乾宫是内廷东六宫之一,自永乐初一直叫永宁宫,是大明皇帝赐给最宠爱的妃子居住的地方,崇祯五年改为承乾宫,有一定要顺承皇帝,不能对皇帝不敬的意思。
承乾宫为两进院,正门南向,名承乾门。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五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梢间槛墙、槛窗,双交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