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家乡味道(1/2)
1992年1月29日,腊月二十五。
天不亮,陈卓就把周绘敏喊了起来,两人裹上厚衣服,到了天.安.门广场去看日出。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热切地等待着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汉白玉国旗基座周围,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其中有工人、农民、机关干部,有列队整齐的学生和解放军战士,有来自祖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兄弟,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归来的华侨.人们聚集在这里,静静地等候国旗升起的时刻。
“好热闹啊”周绘敏一边裹着大衣,哈着白气,一边说道。
“是啊,每天国旗都会和太阳一同升起,只要太阳依然绽放光彩,国旗就永远地矗立在光明的土地上。”
“那要是阴天呢?”周绘敏调皮的笑道。
“哪怕太阳变得暗淡无光,我们的国家也永远不会灭亡!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信念。”
“那........”
“别问了,别问了,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呀,问题那么多。”陈卓连连摆手求饶。
“咯咯咯,不问就不问嘛,快看,有人从大门里出来了。”
来了,国旗的卫士们来了!
36名威武的护旗手排成整齐的方阵,从天安门城楼大门里走了出来.气宇轩昂的执旗手扛着红旗,左右是两名挎冲锋枪的护旗手,他们走在方阵的最前面.跟在方阵后面的是60人的军乐队.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战士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跨过金水桥,穿过长安街,来到广场的旗杆下。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
嘹亮的乐曲声在天安门上空回荡.鲜艳的五星红旗飘然展开,千万双眼睛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心中充满了自豪.一秒,两秒……两分零七秒,国旗升上了旗杆顶端,太阳也跃出了地平线.国旗在太阳的映照下,更加熠熠生辉.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真的好震撼啊。”周绘敏虽然上小学时也曾对着英国国旗唱过歌,但没有一次能如对着祖国国旗敬礼这么庄重。
“是吧,所以很多来京城旅游的人,看国旗升起,是一个必备旅游项目呢。”
“那些军人也真的好威武!”周绘敏感叹道。
“难道比我还威武吗?”陈卓故意挺了挺胸膛,眼角向上45度斜视,做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道。
“跟你一样威武啦。”周绘敏捂嘴笑道。
“这还差不多。走,去拍张相片留念去。”
广场上有许多拿着“拍立得”相机的商贩,举着“十元一次,立拍立取”的牌子。
“两位站好,再靠近一些,男士用手轻轻搂着女士的肩,好,咔!”
陈卓和周绘敏以国旗为背景,拍了一张合照。刚才在摄影师的安排下,陈卓搂着周绘敏的肩头,周绘敏脸色通红,却也没有反对。
“好了,两张照片您拿好,欢迎下次再来!”
陈卓将其中一张递给周绘敏,剩下一张自己揣进了怀里。
“走,逛国贸去!”
两人到了国贸大肆采购了一番。中午时分,陈卓带着周绘敏打车去了一趟京都体育大学。
“这就是你读书的地方啊?景色真不错。”
“是啊。一会儿这里逛完了,再带你去逛逛中华最高学府清华和北大,就在隔壁不远。”
如今学校已经放假,显得冷清了一些,陈卓充当解说员,很是给她讲解了一遍学校景点和历史渊源。
“稍等一下,我去学校拜访几位老师。”
陈卓到了学校家属院附近,便去拜访了一下学院的老师。特别是门惠丰老师。
门惠丰见到陈卓来拜访也很是高兴,在家里热情接到了两人,还留他们吃了顿午饭。武松要救潘金莲
陈卓的父母都是红旗车辆厂的工人,两人打车来到车辆厂家属院,一进门就看到门口两侧的墙上的标语“为社会生产,为国家争光”。
家属院后面的是车辆厂的厂区,铸造间、装配间、铸铁车间......
家属院是一排排红砖建造的三层单元楼,这些是厂区自建房,所以层高都特别高,容量很大,充分展示了工业区的特色。
“这里一栋楼六个单元,每单元三层六户。我家就在一单元二层东。”
“咚咚咚”陈卓拉着周绘敏上了二楼,敲了敲铁门。
“死老头子,又没带钥匙?”屋里传出一个女声,打开铁门露出一张微微发福的圆脸。
“妈,我回来了。”
圆脸妇女一看到陈卓,眼睛一阵湿润,“阿卓,是阿卓回来啦!你可回来了,夏天放假也没回家,只打了个电话说有事,只知道妈妈有多担心你!”
陈母拉着陈卓不停的开始絮叨。
“妈,你别老在门口说个没完,还有客人呢。”陈卓嗔怪了一句。
“儿子长大了,已经开始嫌弃妈妈没用了。”陈卓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说道。
“天地良心啊,我哪儿这么说了?我.......”
陈卓还没说完,陈母的目光已经越过他看向了身后的周绘敏,立刻眼睛一亮,一把将陈卓扒拉开,冲上去拉着周绘敏的手道:“姑娘,快请进,快请进,有没有冻着啊,来来,东西让我忙你拿,我这个傻儿子最没有眼力见了,也不说替你拿点东西!”
说着热情的将周绘敏迎进了屋内。
陈卓看了看左手提的行礼,右手提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