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水镜先生(2/3)
的?”颜益一听“徐元直”三字,脑子里立刻对上了族兄交给的名录,下意识问道:“长者说的可是颍川长社徐元直?”
长者答道:“可不是么?难道还有另外一个徐元直?”
颜益尴尬一笑道:“小子亦久闻徐君之名,只是缘悭一面,并未相识。”
这次到轮到那长者奇怪了,说道:“咦?竟非徐元直唤你来的,那你所为何来?”
颜益道:“在下久慕庞公高名,又得长陵杜伯侯指点,故而寻来此处。”
长者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伯侯啊,不是听闻他举家北上了么?”
颜益道:“正是,在下亦是南下途中偶遇杜君,如今杜君与一众乡民稍有耽搁,停留在丹水县,怕是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继续北上归乡。”
荆州一地土著百姓说的是荆楚方言,与颜益的冀州方言大不相同,来到荆州后,日常交谈上也让颜益等人颇受困扰。
但从院外问询时颜益说的就是雒阳正音,所以那长者回答时用的也是雒阳正音,所以二人交谈倒是毫无影响。
此刻听颜益是刚刚从北边南下的,就来了兴趣,说道:“你还在门外作甚?还不快快进来堂内,趁着主人尚未回来,先与我说说北方之事。”
颜益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仍是与李三二人进了院中,踏入堂内,在那人的指点下坐定。
坐定之后,颜益问道:“还未请教长者高姓大名?”
长者道:“老夫阳翟司马徽。”
颜益闻言先是一愣,后又一喜,心想原来自己寻访未得的水镜先生,竟然来了此处,那岂不是一举两得了。
颜益避席而出,对司马徽郑重一拜道:“小子有眼无珠,竟不知是水镜先生当面,还请先生恕罪。”
司马徽摆摆手道:“乡野鄙夫而已,颜君不必多礼,君既新从北方南下,且与我说说北方之事。”
颜益道:“不知先生欲知何事?”
司马徽道:“君既为钜鹿人,可是从钜鹿来?”
颜益道:“小子虽为钜鹿人,不过此番却是从常山,经上党、司隶而来。”
司马徽道:“噢?却是道阻且长,为何要奔波数千里来荆州?”
颜益道:“小子听闻荆州水陆通衢,多有中原士人避居此地,故而前来游访一番。”
司马徽何等样人,听出颜益言语不尽不实,却也不说穿,问道:“君既从冀州来,且说说如今冀州是何等光景吧?”
正所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颜益本就能言会道,说起家乡冀州来自然是花好稻好样样好。
司马徽却听得哈欠连连,觉得毫无新意,待颜益吹嘘了片刻,打断道:“如此说来,官渡一役后,冀州竟毫不受影响?为何我听闻袁大将军如今身体有恙,手下各将亦疲于应对曹司空的反击,冀州情势不容乐观呢?”
颜益一听,这水镜之名果然不是虚设,竟然在如此之远的地方,对于黄河两岸甚至邺城中事都有所耳闻。
颜益道:“袁公虽在官渡遭逢小挫,然冀州仍有雄兵十万,曹孟德莫敢当之,便说那东郡、陈留、济阴、济北等地,如今仍为袁公占据,曹孟德虽有心收复,却力有不逮,便是明证。至于袁公身体,小子却听闻已得了华元化高徒樊神医悉心医治,正渐渐康复,想必已无大碍。”
司马徽见颜益说起兵事及邺城事头头是道,愈发怀疑他的身份和目的,问道:“颜君可是在袁大将军手下任事?”
颜益却道:“小子才疏学浅,哪能如袁大将军法眼,眼下不过是在常山国中充为掾吏而已。”
司马徽道:“噢?常山国?却不知眼下国相是何人?”
颜益直起身面朝北边拱手道:“眼下常山相正是钜鹿颜府君,讳良,字立善者也。”
司马徽闻言肃然起敬道:“颜立善?可是官渡逆击曹兵的讨逆将军?”
颜益心中微有得色,心道水镜先生也听闻族兄的事迹,这倒方便了自己介绍了,说道:“颜府君的确曾从袁大将军南下讨逆,在官渡略建微功。”
司马徽呵呵一笑道:“君亦姓颜,可是与颜府君同出一颜?”
颜益道:“颜府君恰为小子族兄。”
司马徽道:“原来如此,君此来莫非是受讨逆将军所托?”
颜益道:“先生明鉴,族兄出掌常山后,感念常山文教未兴,遂号召士庶捐资献钱,于郡中名山之下兴建学舍,延请海内名儒,博学雅士前往讲学,如今已经请得钜鹿张子明,甘陵崔季等。”
“然族兄尤嫌不足,便令小子前往司隶、荆州等地,搜寻各地册典籍,寻访名士高人前往常山交流。”
“临行前,族兄曾对小子言道,荆州士人之名高者,莫过于庞、司马二公,令小子到襄阳后,便要率先拜访,小子不敢怠慢,昨日方到襄阳,今日便寻访来此。”
“小子方才曾经过洲阳先生之家,先生家人言先生出门未归,不想却在此处遇见。”
司马徽交游广阔,当然听说过张和崔琰的名头,尤其是张更成名多年,就算司马徽遇上也要尊一声长辈,当下点头道:“颜府君能请得张子明、崔季,亦殊为不易,想必那六山学院当有几分气象。”
说话间,院外犬吠声又起,这次又是欢快的声音,司马徽笑道:“或是此间主人归来了,我等且去迎他一迎。”
司马徽与颜益来到堂外后,果然看到有一老一少二人推开竹篱门入内,而那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