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 第449章 六年义务教育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185983/

第449章 六年义务教育(1/2)

朱慈与教化部李岩几人探讨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确定了大明教化改革的模型。

自九月中旬南京工部受命监造学校后,江南各省掀起了一片建筑潮,朱慈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共监造一万所学、两千所中学,一百多座大学,花费银钱数百万两。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以务工代替赈济的方式,让受灾贫困地区的困苦百姓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扶持方式。

大明目前最多的就是灾民和贫民,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近百万灾民和贫民的生存问题。

如此多的学校,自然需要大量的先生,每个学平均需要十几名先生,从事教育类的最起码有十几万人。

大明闲置的秀才和举人太多了,让他们来教书最好不过了,如今朱慈取消了士绅免税的特权,一个个读书人再不干活只能饿死,教书育人是最体面的工作,落榜的读书人基本都愿意从事。

朱慈大概算了一下教育投入:每年先生的薪水大概四百多万年银子,加上印刷书籍,教育消耗,每年一共至少要花六百万两银子,加上修建学校,也就是第一年大概要花一千万两银子。

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将要投出去,朱慈心中一阵不舍,但想想能教育这么多人,还能控制十几万读书人,养活十几万家庭百万人口,这钱花的也值了!

大明一共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江南数省大概占据一半,朱慈在每个县都设有至少十个学,深入到各地各里,实行全民教化,邑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

朱慈颁布教化改革法令《教化法令》,实行六年免费义务教育,凡是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男童,必须全部进入当地学接受教育。

如果有家长违抗,让自家孩童继续在家劳动,那就是犯罪,当地官府必须依法拿人问罪,将该户主抓了剃头拉去劳改。

这个时期,读书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朝廷免费提供学堂和先生让自家孩子读书,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拒绝的,《教化法令》一传出,立即引起了各地百姓的拥护,人人心心念叨着皇太子的英明。

这段时间那些地主老财和商人们一个劲的闹腾,让有些人忽然想明白了,难怪皇太子要收地主老财和商人们的税,原来是为了给我们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收的好!

原本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从开始读书到登科及第为官,少要十几年,普遍都要花费几十年十几,如此这般长久,家中花费甚大,即便是殷实之家也会因为供养读书而变得贫困。

家人辛辛苦苦的供养、家族、士绅砸钱精心培养,一旦高中为官,心中想到的肯定是家人和家族,为官后以公肥私的事情屡禁不止,很多人更是想着如何捞钱回本,一些连考十几年没考中的读书人甚至心生报复社会的想法,如流寇中的谋士牛金星等人。

朱慈针对这些问题,又在学教育内容进行了改革,学习内容除了以往的识文断字,《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还要学习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主要以军事爱国教育为主,如王昌龄的《从军蟹: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文祥的《过零丁洋》等等。

通过这些诗词,让学童们从知道以军事力量来保家卫国、平定下,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实现自身的道德价值,这是好听的话,不好听的就是****教育,改变中国儒家守成思想。

童蒙教育是人格培养的基础,特别讲究礼仪,要求学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落实经典上的礼制。

不过要将好动的幼童调教成知书达礼,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才如树木,须养之十年始可用。

除了知书达理,朱慈改革后的教育,还要求学童掌握算术、文地理等科学常识,从培养对科学有兴趣的人才。

除了学的六年义务教育,学业优异者还能升到中学进行为期三年的免费教育,不过只有两成的学童能从学升入官府设立的中学,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外加一门火铳操练教学。

余者可以选择复读,也可以选择技校类的中学,花钱去学技术,毕业后从事各行各业。

毕业证并非随便发,而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考试,总分及格后才能拿到学毕业证书。

不及格的需要自家花钱去复读,连续三年不及格的全县通报点名,在各村口张贴告示列出不及格人一家的户口,让其家人抬不起头,品尝不努力带来的辛酸苦楚。

从国立中学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国立大学,还是免费教育,这一波又得刷下九成的人,也就是从只有大概百分之二的人能学一直升到大学。

大学是精英汇聚之地,有军事类、政法类、农业类、医药类、工商类、理工类、师范类等院校,学子们从事最高等、最专业的教育。

大明新式教育下,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的含金量非常高,中学毕业后就是秀才,大学毕业后就是举人,中学和大学毕业包分配。

秀才和举人只是身份,并无特权,仅仅取得当官和从事政府工作的资质。

大明以往一般是七八岁开蒙,然后寒窗苦读几十年,通过科举从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步步往上考,能在三十岁中举的,就已经算祖坟冒青烟了,甚至可以是祖坟喷火了。

要是能在三十岁之前进士及第,

状态提示: 第449章 六年义务教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