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葬一场雪(中)(1/2)
他们从懵懵懂懂的孩童,两年的时间,成长到不属于他们那个年纪应有的成熟,虽然只有十多岁的样子,但是已经开始对这个世界,有着一个模模糊糊的认知了。
他们不知多少日夜,在暗不见天日的藏身秘阁之中,低声啜泣,或是嚎啕大哭,只是为了宣泄不属于他们那个年纪应该承受的苦痛。
然而他们还是活了下来,就像是无根的浮萍,此刻世间,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他们在迷茫中,靠着活下去的信念,如同墙草一般,卑微的活着。
然而有时,命运对一些苦命的人的捉弄,是三番五次的,是让人绝望的。
初冬的宣城,坐落在寒冷的秦地,这里是民风彪悍的秦王封地,人们总说,秦王不幸,世世代代都要困在这么一个窝囊的地方,与西风为伴,瘦马啸起的高原,让人误以为这斑驳的秦地,又是哪处破败了的王朝遗迹。
秦地虽然贫瘠,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敢小瞧这人口不多,耕地更是少的可怜的好战之地。
时家,这一代以镇远将军时铎为顶梁柱的良将世家,是屹立在大汉西北的一尊门神。
时铎其实没有什么冲锋陷阵的骇人战绩,更没有什么围魏救赵的惊天战果。
他做的就是为大汉戍守了这边关三十年。
因为他,西域诸国在被匈奴奴役之时,没有踏过函谷关哪怕一丈之远,在西域强大之时,传说中武力骇人的僧兵,鬼刺都成片成片的倒在了关外不远处的山岭之间。
汉之所以没有在庙宇最为孱弱之时,被人一举歼灭,就是因为总有一些,被人奉为军神战神之名的天降神帅,大汉才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雨之中,稳稳地站立着。
然而这曾盛极一时的宣城,曾经算得上是秦地前三繁盛的雄城,因为一个人的死去,走向了破败。
朝廷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名军人的亲属,甚至还会福泽他的家乡,但是这次,这次彻头彻尾,不留一个活口的单方面屠杀,让朝廷一下子根本没法反应过来。
没了将军的手下,曾是一群虎狼之师,却因此被调往了四面八方。
曾经自穷乡僻壤出身,一路跟随着将军百战的,一直支持着他的人,迷惘掉,四散掉。
而这个家中的人,一个个都消失掉。
宣城因将军的荣光,而欢呼雀跃,而热血沸腾;但也因为将军的逝去,而失掉了曾经的所有。
人亡了,城也就快亡了,如今宣城更像是一个死城,只有那些必须驻守在此处的军人以及朝廷官员,还在这里抱团取暖,也有那些人生在此处,老在此处的佝偻老者,不愿离去。
朝廷将那守边的军队,慢慢向着凉城移动,想着能不能把自家的阵线,再往关外推一些,却发现,他们不是少了一座城而已,城何时都可以有,但是大汉的门神可就只有这么一个。
时铎得死,让整个汉的军队格局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西北边境空出了一堆无人任命的职位,一批批青壮将领,摩拳擦掌,等着去往那个贫苦的地方,拿到自己人生中关键的军功。
但是朝廷却迟迟没有下达命令,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没有潜藏的危机,隐藏在那看似只有风沙的西北。
朝中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没有一个不钦佩时家镇守西北的这份劳苦,但是,很多初入朝堂的青壮派,却没有那个清晰的认识,反而有些人还有怨言。
“明明只是一个四品武将,真当我大汉无良才不成?”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在武将队伍的后端,小声的嘟囔着。
但是他却不知道此时,天子正愁苦于此。
身旁的年轻的还是少年模样的国师,正闭目养神,但其实早已听见了此人的抱怨。
年轻的国师,的确没有成年后的那番刻板沉稳,反而在一脸苦涩的天子耳畔,说道了几句。
后来那年轻的武将,为自己的不合适的言行付出了庭杖的惨痛代价,才刚要起势的他的官途,就这样遭受了迎头一击。
因为高高坐于朝堂之上的天子,怒发冲冠,指着他的鼻子,说道:“我大汉无良才的确是错的,但是你问问这满朝文武,有哪个,能够自信比得过时铎?”
“朕失一左膀右臂,而你却以为他只是一个四品镇远。”
“我大汉只有镇远将军,没有一品镇西大将军,因为这是时家应得的,镇远将军一职,为这时家代代良将而设,你何来的胆量去质疑我大汉先祖的决定?”
这是朝堂上,因时家而引发的一番又一番的争吵与苦恼,然而处江湖之远,时家惨淡的二子,此时却遭受了宣城败亡的最直接的祸事。
才出秘阁,两姐弟小心翼翼的在已经生满杂草的时家大宅暂时生活了下来,她们从秘阁之中,将那还余下不少的米面拖出,有些放久了的米面因为潮湿坏掉。
但是因为设计之始,秘阁就是为了长久的躲避战乱,所以贮存粮食还是十分的方便有效。
然而他们秘阁之中生活做饭可以有通风的密道,但是出来这个明亮的世界,他们却忽略了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
炊烟升起,姐弟的小脸在火光中映照着,渐渐有了些血色,因为长久不见日光,他们的肤色都变得有些不正常,这几日的生活,算是让他们找到了一些生而为人的感觉。
天凉宅破,时家二子却因这幸福的炊烟,被那睥睨江湖的大盗,撞到个正着。
那日夜神,姐弟还未睡熟,就有门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