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争议(1/2)
阅卷的工作由皇帝主持,四名监考考官,也就是三位丞相加兵部尚书一同审阅。
刚一开始,高鉴便小声提醒皇帝:“陛下,他的字……三位丞相好像都认识诶。”
皇帝心领神会,自然知道高鉴口中的“他”指的是谁。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试问还怎么隐瞒呢?
不可能将李铁的卷子单独拿出来,只由他一人审阅吧?
他是皇帝,自然有这权力,可最后钦定“武状元”的时候,也得给四位大臣过目啊!
还不是要被认出来?藏肯定是藏不住的。
知道是李铁写的“十万字书”又能如何呢?
原来不想公开,是因为李铁的名头仅仅停留在打败成国战神向无敌这一件事上。
朝中大臣甚至都没见过李铁长什么样儿,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许只知道他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威望、地位、影响力、公信力都大为不足。
可现在不一样了。
李铁在京试上的表现绝对堪称奇迹,刷新了所有人的认识:原来他就是这么牛叉。
既然如此,那何不再加一把火呢?明确告诉四位大臣,“十万字书”正是出自李铁之手。
让大臣们再一次刮目相看。
所以,皇帝压根儿不担心李铁的字被几位大臣认出来。
认出来更好啊!朕就是要钦点他为“武状元”。
难道他没有这个实力吗?
……
四位大臣每人审阅完二三十张卷子,也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让人过目不忘的卷子一张没有。
“咦?”
忽然左丞相李博讶然一声,喃喃地道:“这张卷子的字迹,看起来咋这么眼熟呢?你看。”
李博将卷子递给左手边的中丞相闫恩旺。
闫恩旺接过,只看了一眼,便确定答这张卷子的考生与写“十万字书”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因为当初皇帝就是让他念的“十万字书”,对上面的字历历在目。
两位丞相对视一眼,神情有些复杂,从他们眼神里能读出相同的信息:难道“十万字书”真是二百四名考生中的一位写的?
都是聪明人。想到这一点,后面就容易判断了。
当初,皇帝从忻县带回宫“十万字书”,像着了魔一样,当时他们几个只能判断是忻县某个人写的,而且拥有相当的阅历。
因为“十万字书”笔法辛辣、激进,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是李铁。
李铁太年轻。
说出来谁信?
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十万字书”出自忻县某人之手,而这次武举有资格参加殿试的忻县人只有李铁和赵一天两个。
按照当前势头和皇帝的偏好,那除了李铁还能是谁?
见两位丞相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右丞相孔维新也连忙凑过去看了看,然后秒懂,与李博、闫恩旺分别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兵部尚书张硕当时不在场,在场的是户部尚书张春光。
所以,张硕还以为是论题答得有多好呢!
结果,他过来也看了看,咂摸着嘴,带着几分夷然不屑的口吻,道:“怎么?三位丞相大人认为这位考生答得很好吗?”
“张大人以为不好吗?”李博反问。
“依我看,就是异想天开。”
“何以如此觉得?”
“瞧他第一道论题,咱中原大族与草原部落如何实现和平共处?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抢杀掠夺,对那样的蛮夷,如何平等对待?如何尊重他们?还任凭他们自治?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如果他们通过自治就能明白彼此尊重的道理,就能明白抢杀劫掠很不靠谱,那他们就不叫蛮夷了。”
或许是因为兵部尚书,血液里流淌着尚武的精神,所以一向痛恨那些蛮夷,对民族间的和平共处压根儿不抱任何希望。
以至于他对卷子上的观点嗤之以鼻,认为纯粹是异想天开。
三位大臣沉默了。
如果没有见过“十万字书”,如果没有猜到此卷的作者是李铁,如果不是见皇帝对李铁青睐有加,那他们此时此刻的想法或许与张硕同出一辙。
“怎么?三位丞相大人都认为这位考生答得很好吗?”张硕像很不甘心似的。
闫恩旺道:“要不,交给陛下先过目吧?”
“正有此意!”孔维新附和。
“好!”李博顺手将卷子递给大公公高鉴。
高鉴接过一看,立即明白,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中丞相闫恩旺对李铁的字迹都历历在目,他高鉴就不用说了。
“陛下请看!”高鉴将卷子交给皇帝。
皇帝志在钦点李铁为“武状元”,推行他认为利国利民的政策,对卷子上到底写什么其实并没那么关心,出这样三道论题,说白了不就是为了“方便”李铁吗?
可惜,兵部尚书张硕并不知道皇帝这层心思。倘若他像三位丞相一样知道,然后顺水推舟,一致认为李铁答得最棒了。这样,就能很好地讨得皇帝的欢心。
皇帝简单看过,抬头问李博:“李卿家以为如何?”
“臣以为上等。”
“闫卿家呢?”
“臣也以为是上等。”
“孔卿家呢?”
“一样。”
“张卿家呢?”
“回陛下,臣不这么认为。在臣眼中,这位考生两道论题皆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切实际,不过是年轻人的臆想罢了。”张硕由着内心,如是般回道。
这一刻,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