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考试通知(1/2)
这条乌鱼足足有三斤多重。
两兄弟打开随身携带的塑料口袋,先装了点水,然后把乌鱼放了进去。
这家伙劲头十足,在口袋里挣扎了好几下,尾巴甩得口袋啪啪作响,唐明耀不由担心这袋子会不会被甩破了。
他也没心思钓鱼了,和弟弟一起带着收获,兴冲冲的奔回家里,直接把鱼放进了水缸。
嗯,安全了!
唐明耀趴在缸边,看那乌鱼沉在水底,鱼鳃有节奏的开合着,放下了心。
活着就好,活的才能卖钱!
死了就只能自己吃了。
这时天色还早,安顿好了这一条鱼,唐明耀坐不住,又带着鱼竿和弟弟,下河接着钓鱼去了。
一来一回,花了快一个小时,他们也不嫌累得慌。
遗憾的是接下来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先后发现了两条大乌鱼,但都没有上钩。
第二天读完书,唐明耀又下河走了一趟。
这次他换了条蛇皮口袋,没有一钓到鱼就往家里奔,合理安排了时间,半个下午下来,收获颇丰,一共钓了四条鱼。
不过像昨天那条那么大的只有一条,另外三条都小了点,三条加一起才四斤多。
两天下来,五条鱼,差不多有十斤。
下一天就是29号了,到了赶集的日子。唐明耀天蒙蒙亮就起床,以卖鱼为由,问母亲“借”了两块钱船费,然后带着难得早起的弟弟,早早去河边等着船来。
“哥哥,卖了鱼我就可以吃酸梅糕了吗?”
唐明耀:“嗯。”
“哈哈,我终于有酸梅糕吃了!谢谢哥。”
唐明耀懒得理他,小样儿个没见识的,一只酸梅糕就被哄得团团转,这以后要是尝到了冰淇淋,还不得跟个哈巴狗似的。
嗯,逗傻小子真好玩。
嗵嗵嗵嗵嗵嗵……
一阵柴油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大山清晨的宁静。
唐明耀站在河边眺望,看到一艘铁皮船从上游的薄雾里钻出来,很快到了他们附近。
弟弟唐凌风跳着脚招手。
等船靠岸,两人提着家里挑水的水桶,登上了船。
“每人一元,一共两块钱船费!”售票阿姨喊道。
唐明耀交了钱,走进长不足十米的机动船里,把桶放在脚边,检查了下桶口蒙的蛇皮袋并没有松动,这才开始打量船里船外。
这船,是家乡的一大特色。
因为乡镇就在河边,大山里陆上不通公路,水运自然而然就发展了起来。
大船开不进这条不算很宽的小河,只有这种小型机动船,在船尾装个柴油机当动力,才能在河里来回自如的跑。
其实运量也不小,装满一船,不比载重卡车拉的少。
清晨的河风迎面吹拂,有些凉嗖嗖的。
船里有二十来个人,都是早起去乡上赶集的,有老有少。在嘈杂的机器轰鸣中,他们高声喧哗着,谈论着农村里各种鸡毛琐事。
唐明耀把手探出船舷,手指张开伸进水里,河水从指间挤过,泛起一连串白色的浪花。
忽然之间,他的心无比宁静。
这一刻,他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第一次真正摆脱了前世大城市那无穷无尽的压力。
这时,唐明耀觉得自己不再是个险些被生活压垮的中年大叔,而是切切实实的一个少年郎。
他的眼眶莫名有些湿润。
不知过了多久,“哐”的一声大响,把他从出神状态拉了回来。
定睛一看,船已到站,人们正纷纷踊踊跳上岸,投入薄雾遮掩下的集市里去。
唐明耀收拾心情,提桶跟上去,很快到了街上,发现乡镇的基础建设真是有够差,路是不规则石板拼的,连水泥路面都没有,坑坑洼洼,好些地方还有前些天下雨的积水,跟稀泥混在一起,脏兮兮的下不去脚。
农村的集镇,除了专门划出来的菜市场,别的地方摆摊都是不收费的,也没人管。
唐明耀随便选了个桥头的位置,把桶朝地上一放,揭开蛇皮袋子,开始卖鱼。
时间还早,不到八点,街上比较冷清。唐明耀等得无聊,便与旁边一个卖红糖的老人攀谈起来。
聊了一会儿,得知对方是隔壁村的,是他爷爷的弟弟的儿媳妇的亲爹,这七拐八拐算起来,两人还扯上了亲戚关系,唐明耀不由无语。
等到八点半过后,终于第一个顾客上门。
问了价,当即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要买两条小的。
唐明耀转头找新认的亲戚借秤称了鱼,收入26.4元,零头的四毛钱因为找不开票子,他大方的没收。
“小娃儿你这生意做得,两条鱼的钱,够我卖一天的水糖了。”
“谢谢您老人家的称了。”唐明耀谦逊的回话。
又等了一阵,一个中年男人出现在摊位前。
唐明耀正要客气的询问,突然发现这人有点眼熟,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小学时的班主任。
妈耶,怎么这么巧的。
他连忙在脸上堆起笑容:“张老师好。”
“唐明耀你还钓鱼卖哟,可以嘛。”张老师笑眯眯的,“正好这里碰到你了,省了我找人给你家里带话,就在这里跟你说一下。”
他两只手揣在廉价的西装裤兜里,看起来有些正式:“过几天,就是8月5号,镇上有个考试,是县一中组织的,说是招收实验班,在全县每个镇都会考一场,择优录取一个班的名额。你的成绩在我们乡是数一数二的,到时候可以去考一下试试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