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风筝店(1/2)
这也是惜月宫定下的规矩,所有外新开的商铺必须在司莫流年这里登记造册,而且必须交租也就是保费,而虞城一片规定的区域里都是惜月宫的地盘。
是的,当今乱世食不果腹,人到了挨饿的时候就会拚命的。
有些人甚至去抢粮食,也许会引起商人们的坚决的抵抗。
可是,都抢粮谁还敢卖,虞城并不算产粮大地,
粮食,对于虞城来说,确实太紧张了。去年地里没有收下多少,这几个月来,老天爷又三折腾两折腾的,怕是也不会有多少收成了。
还好有一种外来食物满足了果腹的要求,
那是一种来自异域番邦的新食物,由于是来自番邦所以农民戏称将此物为番薯,
即使是盐碱地,坏地,沙土地里,再差的地也可以栽种,
种植方法也很简单,先取分出一小部分秧上番薯根,预备作冬来的食品。
因为这类东西很容易生长,充饥,任管如何都能吃得下去。
虞城的人口大多,而饥荒又过于普遍,而番薯是好东西,
不仅产量高,而且很能充饥,随便弄熟就可以,拨开外皮里面软软糯糯的,尝起来有栗子的味道,特别好吃。
虽然虞城现在经过一番考验过来,总算平稳过渡了饥荒,但是那些手里犯过人命的人,惜月宫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来这开铺的,
对于那些平民百姓的,惜月宫都会默许他们留下在虞城好好生活,所以这里总体来说民风还算淳朴。
这时正当巳时,这条土石杂铺的大街上有不少的行人,各商店的小伙都站在店铺里面等买卖,
虞城繁华,十里长街,旁有小楼重檐鳞次栉比。巳牌左右,店铺开齐了,大街小巷喧哗起来。人群熙来攘往,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
一家新开的茶楼前站着几名小二拍手招揽顾客。街边空处有几名杂耍艺人,舞刀弄枪,亦歌亦武,铜锣如雷铛铛地敲着,引来围观人大声叫好。
沿街叫买的扁担负贩也在吆喝着了,兵士们的灰影有时穿过各样的行人当中显出威武的身份。
有些一早上出去遛鸟儿的闲人在温和的太阳光下提着笼子回家里吃早饭。
虞城上午的闹市就像一锅被搅沸了的粥,官兵呵斥、行人推搡、小贩叫喊此起彼伏,莫流年凭借多年以来在虞城晃荡的熟悉,从后街驾轻车熟路绕向那个巷口。
城里除了虞城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平安街,一条叫做西泰安街。
这两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这两条街上没有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
那家的店铺坐落在虞城一座寺庙附近的小羊圈。
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象一般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象一个葫芦。
莫流年轻车熟路,绕小道前行。徽州城里墙高巷深。
拐了七八条小街,进了一条清冷的长街。路面上空荡荡的没半个人影。
平安巷只是一条小街,比一般的小巷子宽那么一点点,街两旁整齐地种着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光秃秃的枝桠上挂着几片苟延残喘地枯叶。
街旁开着一些小食店和卖杂货的铺子,比不得虞城中心的繁华,只是有极少的顾客穿梭其中,着实有些显冷清。
平安巷就是一条很小的巷子,里面开着零零散散几个小店,而那个新来的姑娘就在这里开了一家风筝店。
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走在过了一条又一条街道,直到一家店铺的名字吸引了莫流年的目光。
凝视着不大的店门和里面昏暗的摆设,驻足良久。
位于于街角位置,很是不起眼的店面,莫流年意识到这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的那家店铺。
走进风筝店,就看到一个梳着双平髻穿着素色衣裙看起来很娴静的女孩子坐在柜台后面低着头仔细的做着风筝,她是那么全神贯注,甚至连莫流年走进来都没察觉。
人生漫漫,娴静的心灵将会随着这位女孩似乎走向了一个完美的世界。
摆渡轻舟去,落花谢无痕。流水的时光,春秋的白鬓。
都将在无痕的岁月里,留给了记忆渐行渐远的一长串,烟波花浪,落花谢去,残香味长的,只是这流年薄凉的叹息罢了。
莫流年常想,留在梦里的天涯,是否陪伴着看不尽的晚霞,殊不知,回眸在流年时光里的,只是最后的花残影尽。
光阴恍惚来到的日子,总会想起一切记忆中,熟悉的人儿,一片一片的碎碎念,占据着脑海中曾停留过的全部。
而时常,在不经意的流念里,层叠不齐的臆想,如流水的时光,落花的凋谢,早已不复原来的样子了。
这是否、也是年华走过的心悸,在一世清阙里唱出了我们所有的悲欢。
这家风筝店的店面很小,从外看去,里面光线很黑,但最吸引莫流年的就是小店里的物品了。
小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看得眼花缭乱。还是能看到很多各式各样的风筝,蝴蝶,鸳鸯,喜鹊……
无人问津这家小风筝店,尽管里面蕴藏着无数精美的手工艺品,但是客人们往往会选择地段更好看起来也非常气派,而且装修也非常豪华的大店进行选购物品。
“这种店开在这里能交得起保费吗?”莫流年自言自语到。
也许人家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呢。莫流年也没多想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