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睢阳惊耗(3/4)
/p>“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跑了?”
“哥儿出去四五里,遇到睢阳追兵近百人,哥儿以一身独对近百人,豪发无损,双方转战不久,便脱身而去。”
“原来是杀出重围,这就符合逻辑了。也不知典家大子逃去了哪里?”
“哥儿致孝。杀人后不敢回乡连累母亲,估计,十有**早已经远遁了吧。”
“对对对,远遁,已经远遁了。”众人不禁松了口气。
明溯越发奇怪,心想典家大子不是拎着人头呢,怎么后面就没了,当下问了一句。
亭父像是听到了多大个怪事一样,撑大了眼睛,惊问道:“这是谁家哥儿?”
里了一句,“回亭父大人,此乃明县掾之曾孙,本里先生之子。”
见是故长之后,亭父肃然起敬,耐心解释道:“兖、豫二州何其遥远,一路过关经亭,人头早就应该埋在哪里了。”
“你刚才不是说他远遁了吗?怎么还要回来?”
“……”
“还有,他是为刘氏报仇,刘氏曾为四百石吏,就这样忍心看着他流浪江湖,不怕天下人耻笑么?”
“这……”
“快透露一下,人是不是躲在刘氏家中?”
“我……”
“谁刚才在说刘氏常隐匿不法的?是不是暗示了什么?”
“……”
“本朝以孝治国,但凡识字,读的第一本书必为《孝经》。老母在家不远足,他杀了人就不敢回来,算什么孝子?”
“……”
“那个被杀了的李永是什么富春县长,是富春江的富春么?”
亭父一脸的无奈,里长实在忍无可忍,“富春县属会稽郡,一在江东,一在陈留。亭父大人怎么会知道有无什么富春江。”
“那富春县长……”
“是前富春县长!”
“那他刚才讲得很详细,是不是亲眼所见啊?”
“亲眼所见。你是指亭父大人和典家大子一起去杀人的”
围观的里民越来越多,亭父不禁骇然,忙说道:“我实在不知此事。还是收到通缉布告后,亭里多方打听后,猜测出的情况,不知可否。”
众人哄堂大笑,明溯赦然闭嘴。
于是,里长和王大叔迎亭父进去饮水,饶舌的明溯暂代了监门的职责,典娘子那边自有闲散人等奔去告知。里门又归于宁静。
时过响午,里长送亭父出里,还没告别,远远有数人策马而来。来到近前,却是邻里的轻侠。
亭父按剑连声喝斥,监门王大叔却不知道已经躲到哪里去了。
轻侠四下里围住众人,从中间越出一骑,侧悬长刀,倒提马鞭,黄面短髯,相貌魁梧,近前却不下马,居高临下直逼亭父:“你是来抓人的么?”
“亭父大人是好心来报信的。”里长见轻侠中有三二邻里的少年,壮其胆子上前回话。
“既如此,重失礼了。”轻侠却不让出去路。
为首之人马鞭一扬,顿时轻侠分出三四骑策马奔入里中,余人在里门外虎视眈眈。
片刻,一骑奔回里门,与为首之人耳语一番。为首之人转头看了众人一眼,摇了摇头,轻轻地一点马颈,偏往道侧。
“既然典大娘安好,亭父大人还是先请回吧。”
“二哥……不能放他走。”
“亭里应该已经接到了布告,消息已经传开,把他留下来于事无补。”为首之人极有主张。
亭父只是拱了拱手。这些人他都认识,毕竟多是本亭之人,那个自称“重”的轻侠,名字唤作王重,虽非本亭之人,却也住得不远,家居本县大棘乡青岗里,平日以贩牛为生。王重彪勇轻身又素有智名,文已熟读诗书,武能悍不畏死,长途贩运出入边关却毫无惧色,是典家哥儿的结义二弟,平日里与典家哥儿多有往来,对他也一直客气得很,今日见官,能够不下狠手,已经是看了往日的一份香火情了。
两汉时期,轻侠最崇尚古游侠之风,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恩不相忘,仇不过夜,凡有睚眦,世代相报。这些轻侠以为自己是来找麻烦的,所以对自己颇有所图,完全在情理之中。
作为一个老资格的亭父,他完全清楚,与轻侠作意气之争,这是对自己毫不负责,也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生命极度不负责。
仿佛没有看到其他轻侠仇视的目光,亭父又木然地拱了拱手,低着头,微驼着背,就这么一步一步慢慢地挪向数百步外的林木。
这才是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为轻侠的骄横所震惊的明溯,崇敬之色溢于神色,不知不觉,随着王重一行来到位于直道终点的典娘子家。
还没进门,就听到一阵嘶哑的哭声,间隔着一连声的猛烈咳嗽。
院内,三二衣物刚刚及膝的妇人,或端或托着瓦盆,不停地进出屋内。
“快,快,典娘子又晕过去了。”
“可怜的典娘子,已经四天没有进食了,吐的全是胆汁。”
“典家大子不是每个月都能送几十大钱回来吗?”
“几十大钱?现在瘟疫遍地,粮食比银子还贵重,几十大钱够干什么?”
“是啊,就算是先生家里,也只能靠抵卖祖辈留下的物件才能勉强糊过几天。前些日子,我家男人还帮先生搬了两件铜器抵押给了粮行。”
“可怜的典娘子,以后怎么活啊。这天杀的典家小子!”
……
耳边是妇人小声的谈论,近处妇人仅足以围住大腿的短袍,盛放着清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