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阅读(2/6)
南赴任。一大早,陆府门前又是一幅送别景象。
陆清容觉得这场面有些眼熟,当初她们搬离南小院的时候,就是陆亦钟和耿氏在这里送的她们。
只是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是一家人。
上次陆呈杰兄妹三人是跟着陆亦钟来相送的,这次却是要同她一起去河南了。
唯一不变的,就是仍旧一身红衣、金光闪闪的陆蔓玉。
陆蔓玉此时正拉着陆芊玉的手,一脸的依依不舍。其他人走了她都没什么感觉,唯独就舍不得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玩伴。
陆亦铎见孩子们感情深厚,心下也略有动容。
他上前一步走到陆亦钟面前:“母亲就要劳烦二弟多照顾了!”
“理应如此,大哥你尽管放心!”
陆亦铎继续道:“你的差事也要好好干,虽然现在的品阶不高,但礼部下面的人里进士出身的不多,你日后升迁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陆亦钟笑着点头。
众人相互道别后,陆亦铎一行人纷纷登上马车,驶离了静林胡同……
静林胡同位于京城北侧,他们需要沿着北边路过德胜门,出西边的阜华门再往南行。
却不料,马车刚刚行至德胜门内,便在一片锣鼓喧闹声中停下。
镇北将军今日由德胜门凯旋回京,所有行人车辆一律两旁等候,待将军进城后方可通行。
陆清容心中不禁感叹,为何每次出门都能赶上这种大场面……
第四十二章 离京
陆家的马车停在德胜门内的道路东侧,陆清容透过车窗向外望去,也只能见到城内的景象。
此时由城门往南的道路已经被士兵层层把守,禁止通行。
德胜门城门大开,暂时并无人出入。
陆清容听到的是来自城墙另一边的锣鼓之音,“咚咚”的声响十分有节奏地敲击着,不禁让她有些好奇城外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次陆清容并没有和尹屏茹一起,而是同陆呈杰、陆芳玉和陆芊玉坐了一辆马车。
陆芊玉此时也凑过来,和她一起探头向窗外四处张望着。
而陆芳玉则要沉稳许多,心中虽也觉得新奇,却只是眼神透过已被她们掀开的帷裳往外看着。
一直端坐正中的陆呈杰,见她们三人如此好奇,缓缓开口道:“应该是镇北将军凯旋回京了。”
陆清容三人闻言立刻收回了目光,都望向陆呈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是听二叔与祖母闲谈时提起的,说镇北将军战胜了番蒙人,俘虏人数近万,连番蒙的大将军都活捉了回来,就在这几日便会回京,向皇上献俘。”
原来是这样。
陆清容之前就听陆亦铎说起过这个镇北将军姜元昭,故而很快就明白过来。
陆芳玉却是有些不解地问道:“二叔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献俘是在安排在皇宫的午门,但在城门外还有个迎接仪式,据说不少京城的官员都要出席呢!”陆呈杰一副小大人的样子,继续道:“这献俘和迎接的仪式,都是二叔他们礼部负责安排的。”
“那二叔怎么没来?”陆芳玉接着问道。
陆呈杰愣了一下,这个他也不太清楚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名额有限,陆亦钟的品阶还不够参加这种礼部最为出风头的活动。
陆清容正听着陆呈杰与陆芳玉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城外的锣鼓声突然变了样子。
刚才节奏井然的鼓点现在变得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同时还有各种号角的加入,旋律鲜明、气势宏浑,声音婉转而高昂,竟是让人顿生荡气回肠之感。
陆清容此时听了,也不禁有些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乐声奏响之后,又过了约一炷香的功夫,开始有将士兵马陆续进入城中。
最前面是手持长矛的士兵,列成四队并排行进。
紧跟着的便是骑在昂首扬尾的汗血宝马之上,头顶束发金冠,身着赤鹰肩铠黄甲战袍的镇北将军姜元昭。
只见姜元昭身姿如松,稳坐于马上,气宇轩昂之感甚为强烈。
待一走近,陆清容才猛然发现,他的相貌并没有想象中的剑眉星目与灼人寒气,而是格外阴柔俊俏,那眉如墨画、眼若星辰的面庞,竟是与姜夫人十分相仿。
尤其是当姜元昭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两旁,与陆清容视线相对的那一瞬,更是连神情都极为相似……
姜元昭的视线并未在此停留,而是随着他行进的身影逐渐远去。
在他身后的是数百名身着铠甲、骑着高头战马的镇北铁骑,或是手持战矛,或是身背羽箭。
最前面的一名将士举着帅旗,红底黑字,正是一个大大的“姜”。
战无不克的镇北铁骑,还有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那就是“姜家军”。
这种情况在大齐朝可是并不常见。
大齐为了防将专擅,历来讲究以文制武,大都是战时挂帅,卸甲归朝,很少有将军能长时间率领同一支兵马,姜家是个例外。
姜家世代为朝廷镇守漠北,只要有姜家军在,番蒙人就永远只有落败这一条路。辅政王掌权之时,曾尝试过派自己的亲信前往漠北接管防务,却屡战屡败,输掉了数座城池。皇上亲政后再次启用了姜元昭率领的姜家军,才又使那些城池失而复得。
如今姜元昭手下的镇北铁骑,有八万人之多,此次随他归朝的有二万余人。
但京城是不能随意进入兵马的,他带来的那两万人分别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