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楚汉争锋—(三)韩信归汉(2/3)
去,总计人数还是十几万。他的实力明显要比田荣强。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很随和。至少韩信现在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大家都这样说。因此韩信不畏艰辛地奔刘邦而来。
韩信前脚刚走,范增坐不住了。项羽虽然看不起他,但范增却很重视。因为韩信曾经提的建议虽不被项羽采纳,但范增却很认可,他认为韩信是个人才。但范增对待人才的态度很特别,你不被重用,但也不能被别人用。因此范增派人随后追杀而来。
看大门不需要智商,可逃跑需要智商,韩信的智商无疑够用。他在几条路上七扭八歪乱窜一气,把追他的人弄的迷三道四,最终顺利跑到了刘邦的手下。
可到这里后,韩信失落了。到这混了一段时间,根本没见刘邦的面,因此他依然很郁闷。就在依然郁闷的期间,他干了一件事,但这件事在史书里只是“坐法当斩”四个字一笔带过。而我分析肯定是抢老百姓东西,甚至还杀了人,因为史书里记录的很清楚,“前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就刘邦“约法三章”的内容来看,要不是杀人放火应该不会沦落到这等地步。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堂堂大将军会干出这等龌龊事?我个人认为这完全可能。刘邦刚入汉中,军队约束肯定不会太到位,而此时当兵的经过长年磨练,都已经从穷百姓转变成老兵痞,不趁机会抢一把发点小财简直对不起自己。而不幸的是,韩信现在也正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兵痞,他离大将军的位置还远着那。因此韩信肯定和前边被砍的那十三个人干了件很不地道的事。
此时的韩信那个悔呀,看大门虽然没前途但能活命,跳槽过来不但没前途还不能活命。悔恨的韩信看着前边十三个人,每被咔嚓一个,心就会抽搐一次。就在他正准备成为主演,进入砍头剧情的时候,有个人出现了。
当然,通常在电影里我们见多了这种镜头,主角遇到这种情况,闭着眼睛不用动脑就会知道下边会发生什么事。
出现的这个人叫夏侯婴,我们前边提到过的,为了帮刘邦躲官司挨了无数闷棍,住了一年多监狱,这个人将在以后的剧情里占据很大戏份,并且我个人认为,他对刘家天下所起到的作用和我们新中国的一位元帅极为相似。
夏侯婴刚好路过刑场,韩信远远看到,连忙大叫,“汉王不想统一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
这一声吼起到了异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夏侯婴站住了,并且饶有兴致地跑过来看。这一看不打紧,夏侯婴发现了个美男子。既会说话,又长得英俊,最终救了自己的命。看到此,我明白为什么找工作要面试了。
最终,夏侯婴救了他,并把他推荐给了刘邦。可刘邦和韩信交谈后,刘邦对他并不感冒。韩信这次自我推销不太成功,但这次不太成功的推销却吸引了另外一个人——萧何。
萧何现在管后勤保障,实际就是丞相干的一滩活。萧何的重视,无疑是韩信这次推销的最大的成果。随后萧何找韩信谈了几次天,愈加欣赏。
可萧何赏识并不代表有出路,因为刘老大不认可。因此郁闷的韩信准备再次跳槽。
而事实上,自从刘邦向巴蜀去的路上开始,一直到进入汉中,他的手下就没消停的逃跑。因为跟他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河南籍、陕西籍、湖南籍……共同一个特点就是老家不在四川。我们跟谁都是混口饭,用不着跟着你跑这么远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混,因此不断有人开溜。今天跑一个,明天跑两个,刘邦又一次体味到当初押送犯人时的痛苦。
准备跳槽的韩信收拾完东西走了,萧何知道了。这位仁兄二话不说,也没给董事长打招呼,抬腿就去追。俩人上演了一部传颂千年的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我不想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只想说最终的结果是,萧何把韩信追回来。
萧何追回了韩信,前去见刘邦,刘邦既高兴又生气。因为当初萧何二话不说就跑了出去,因此有人来告诉刘邦,“萧何跑了。”萧何是自己嫡系,他都跑了自己还怎么混呀,因此刘邦恼怒异常。现在萧何有回来了,刘邦先是高兴,再就生气,张嘴就骂,“你为什么逃走?”
“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
“追谁?”
“韩信。”
刘邦这下生气了,“将领中天天跑那么多你不追,追韩信?你骗人。”
“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是独一无二的人才。大王如果只想称王汉中,那就可以不用韩信,如果决心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能与你共计大事的人了。”
萧何说的比较重,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史书中饶有兴致地把这个环节大讲特讲,萧何以全家性命担保韩信是个人才,要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刘邦最终也斋戒了几天,很正式的任命韩信大将军称号等等,就是那很有名的典故——韩信拜将。
但我看过史书后,觉得此处疑点颇多,萧何追韩信可能是事实,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也一定是事实,但这两件事的联系绝对不是以此种形式发生的,任命韩信绝对不是此时发生的事情。
如果按史书记载,韩信此时任命为大将军的话,接着会发生两件大事,一件是“还定三秦”,另外一件是“彭城之战”,巧合的是,这两件大事的发生根本没有韩信什么事,最起码在史料里根本就没露一次脸。汉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