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的尴尬(1/2)
阴弘治哪里知道,就凭他阴弘治的智慧,是比不过眼前这个妖女的。顶 点 x 23 u s
李佑笑道:“我家儿就是聪明。真是一语中的。”
阴弘治问道:“殿下,王妃说的什么意思,我怎么就不明白呢?”
李佑笑道:“舅舅,这件事您就别操心了,多大点事儿啊。”
两仪殿,书房。
“臣高静明参见陛下。”高静明说道。
李世民心道:“来了。准是替阴弘治说情的。”他不动声色的问道:“有事儿吗?”
高静明说道:“陛下,齐王殿下刚刚找臣说了一件事儿,臣觉得很有道理。”
李世民不满地问道:“什么事情有道理啊?”
高静明说道:“齐王殿下建议,开设对草原薛延陀部、契部和铁勒部的边贸。分别在丰州、胜州和云州边境上建立一个大型的集贸市场。陛下请看。”
他走到墙上挂着的舆图面前,指着上面的地名说道:“陛下,丰州的祈县、胜州的沐县和云州的云川县。”
这些地方李世民都亲自去过,他说道:“这三处分别是通向草原各部的交通要道。你接着说。”
高静明说道:“我朝高产小麦和谷子已经向全国推广,北方种植水稻的试验,也已经取得了成功,明年就可以大范围的推广。我朝的粮食问题修已经基本解决了。”
一说起这个,李世民的心情就极好。他想做千古一帝,百姓们不为粮食发愁,这就是古往今来帝王们做不到的。如今的大唐,全面解决粮食问题,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可以说几年内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高静明说道:“陛下,齐王殿下说,粮食问题解决以后,很快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
古代人大多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吃不饱肚子,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是不存在的。李佑以前就多次跟高静明探讨过这些问题,他这个户部尚书脑子里终于有了这样的概念。
他说道:“陛下,所谓谷贱伤农,一旦粮食生产过剩,粮食的价格必然会大幅下降,农户也就没有了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这样整个唐的粮食生产,就会遭受巨大的挫折。百姓们也会怨声载道。”
李世民治明白了他所说的这个问题,他很郁闷,没想到粮食多了也会成为灾害。他问道:“你们有什么对策?”
高静明说道:“第一,在各个县级以上官府,建立大型粮食储备库,不再往长安集中,由户部掌管,在当地为官府、军队调拨粮食,避免了长途运输所带来的损耗。同时方便当地进行赈灾。”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你接着说。”
高静明说道:“这样还不能解决全部的粮食问题,多余的粮食会越来越多。”
李世民打断了态度话,说道:“你们的意思是用粮食对外开边贸?”
“陛下英明,齐王殿下和臣的意思真是如此。”高静明说道。
随后,他说了对草原开边贸的设想。
用粮食换取草原人的肉食和皮革,满足大唐消费的需要,交易本身能够带来大量的税收。
草原人养成了对唐朝粮食的依赖,唐朝可以通过调整粮食的价格和数量,来对草原人进行控制。必要的时候断绝粮食供应,就能给其致命的打击。
“齐王殿下的意思是,通过边贸对草原人进行控制。在今后的一两年内,趁着草原上发生灾害的时候,落井下石。突然断绝薛延陀的粮食和其它生活物资的供应。加剧他们的困难,然后突然出兵,一举解决薛延陀。”
“好,好主意。”李世民兴奋地说道。
两人又谈论了一会儿,高静明就提出了告辞。
李世民问道:“你找我还有其他事情吗?”
高静明诧异地说道:“陛下,没有啊。”
李世民问道:“那天李佑去找你就说的是这个事情吗?”
高静明点点头说道:“是啊,就是这个事情。还说了一些税收上的事情。”
李世民说道:“嗯,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觉得找到了一条解决草原问题的办法,心里很高兴。他对着地图寻思了一会儿,端起茶杯喝了几口,坐下继续批阅奏章。
不久以后,长孙无忌来了。
“臣长孙无忌,参见陛下。”长孙无忌行礼说道。
“辅机啊,你有什么事儿吗?来,坐下说。”李世民说道。
“谢陛下了。”长孙无忌坐在了椅子上。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前往西域的人员已经出发了。”
齐王殿下和臣一起拟定了一个长期培养使用军中骨干补充地方的计划,建议在吏部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这些骨干军人进行培训和安置使用。
这是臣拟定的方案,请陛下过目。”
说着,他将手中的奏章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奏章没有看,放在了桌子上。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唐敛致仕还乡了。礼部尚书的人选,你有什么建议吗?”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礼部不归臣分管,这件事您应该问房大人才是。”
尚书省下辖六部,长孙无忌分管吏部和刑部。房玄龄分管兵部、礼部和工部。户部由李世民直辖。
李世民说道:“没关系,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您要是问侍郎以下官员的任免,臣一定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可是这尚书一级的人选,就不是臣可以提出意见的。这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