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宠妃(1/3)
当今仁和帝最宠爱的,就属德妃。德妃乃窦家女,四大家中掌兵权的是窦家,而德妃的父亲就是窦大将军。
四大家中,太后是谢家,皇后是霍家,剩下的窦家、王家本不该再送女儿入宫,但窦家执掌兵权,没有送女入宫终是不安,于是在皇后入宫三年后,就送了女儿进宫。
德妃进宫时仁和帝年纪二十又一,正是于男女之事上心的时候,虽然也敬重皇后,但比起盈盈十四的德妃,十九岁的皇后已经显得不新鲜了。
因此德妃很快的便宠冠六宫,比仁和帝小了七岁的德妃,现在也不过二十一,七年来宠爱不衰,就是又进了几波新人,也从来都是后宫中最得宠的。
而德妃出身将门,从小又颇为受宠,性子并不和婉,在后宫之中行事张扬,很多妃嫔都受到德妃的欺凌,却是敢怒不敢言。便是皇后,就算皇帝十分看重皇后,背后也是四大家之一的霍家,但德妃宠爱太甚,皇后也不敢深管。
这些都是一些在宫外就知晓的消息,但听宫中的老嬷嬷慎重其事的提了又提,赵顺儿还是在心里又警惕了些,明日拜见皇后,惹谁也不能惹到德妃。
而在宫中第二受宠的,就要属张修仪了。
张修仪比德妃又晚进宫两年,帝后大婚是仁和五年,三年后仁和八年德妃进宫,张修仪则是仁和十年进的宫。
张修仪是透过采选进的宫,虽然家世不是特别好,但容貌过人,被仁和帝一眼相中。采选入宫的竟然初封就是美人,不知惹了多少人眼红。从张修仪入宫,就一直是德妃的眼中钉,但因为仁和帝的宠爱,德妃也不敢太过分,张修仪入宫五年,也顺利的坐到了修仪的位置,离妃位只有一步之遥。
不过大家都知道,不是四大家、八小家的女儿,极少有人能升到妃位以上的,窦家也不能忍受有人越过德妃封位贵妃或淑妃,而张修仪再得仁和帝的宠爱,与德妃毕竟也还差了一些,仁和帝应该也不至于为她破例,因此升到修仪差不多就是顶天了。
而这张修仪与德妃性子完全不同,她是五品官女,书香门第出身,温柔娴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善解人意,虽是宠妃,但对待宫中其他嫔妃也都是和和气气,在宫中人缘颇佳。
除了这两位宠妃以外,宫中的其他高位嫔妃还有贤妃。贤妃是宫中的老人了,只比仁和帝小一岁,今年已二十七,听说早年也是风光过一阵子,但现在早就不受宠了。
贤妃也姓赵,不过和赵顺儿却是没什么关系。贤妃的赵姓可是大有来头,乃八小家之一,所以才能那么早入宫。
不过贤妃入宫久了,又不得仁和帝的宠爱,平时很少与其他嫔妃来往,总是待在自己的顺昌宫不太出门,所以平时不用太过担心冲撞了贤妃。
再来就是赵顺儿住的熹平宫的主位何充仪了。
何充仪赵顺儿已经见过,看来是一个和气大方的人,在宫中份位不低,但却不是特别得宠,平时行事也十分谨慎,从不会留下什么把柄与人。要害她不容易,却也不用太担心被她暗害。
秦嬷嬷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堆,见赵顺儿竟没有不耐烦,听得认真,常常露出深思的表情,不禁大感觅得知音。
于是大方的说道:「主子不必担心,虽然宫中的门门道道,历史掌故特别多,但以后只要主子得闲,老奴就时常对主子说一说,保管叫主子在宫中活得顺心就是。」
赵顺儿听了这话不禁有些头疼,秦嬷嬷这是跟宫中的老姐妹唠磕久了,不新鲜了,好不容易逮到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想一吐为快吗?想到秦嬷嬷闲扯的本事,想到一整天在宫里无所事事就听秦嬷嬷在耳边十二个时辰不停的念叨,就感到不寒而栗。
但秦嬷嬷在宫中久了,认识的人多,也难保有几个得重用的老姐妹,这种奴才是万万得罪不得的,若是交好了,也能有所受益。再加上秦嬷嬷虽然说话絮絮叨叨,但保不齐还真有一些难得的讯息在里面,在这宫中说不定哪天就能救自己一命。所以还是乖乖同意为好,也给秦嬷嬷留下个好印象。
于是说道:「那可劳烦嬷嬷了!」
秦嬷嬷闻言笑得一张老脸上满是褶子:「哪里、哪里,这些都是当奴才的本分,哪里能当主子一声劳烦。老奴一定尽心尽力,掏心掏肺,把老奴知道的全告诉主子!」
赵顺儿:「......」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赵顺儿就起身准备去拜见皇后。自己位分又低、家中又无背景,拜见皇后可不敢迟了。
从小在家中虽也晨昏定省,但却是从未这么早起过,加上昨天新入宫,劳累了一天,晚上在这陌生的地方也睡不好,总觉得哪里都不适应,总觉得窗外有奇怪的声响,一时又想着这宫中枉死过多少人,也不知这熹平宫中有没有冤魂,一时又想着明日请安不能迟了,整晚翻来覆去的睡不好,今日早起实在是难受得紧,用凉水敷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觉得脑中清明了些。
赵顺儿家中并不算富裕,也没什么好东西能带进宫来,因此梳洗之后,打扮上妆也没什么选择,只穿了一件素净的衣裳。
这次采选,入宫的有六人,其中以赵顺儿封位六品寳林最高。一开始是颇引起了些骚动,但赵顺儿长得也不算特别出众,仁和帝对她也没什么特别的赏赐,进宫头一天安安静静,所以众人也算是放下了心,想来仁和帝当时只不过是顺口随便封了,根本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