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1/2)
永阳帝终日沉迷政务,疏于享乐,似乎没有什么培养继承人的自觉,纳妃都是不情不愿的,恨不能与奏折一双一世,导致子嗣稀薄,人生过了大半,在位也说快三十年了,总共也只有七个儿子。本来量就不多,又少不得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一番,自然会有人先出局,而老皇帝处置起亲儿子来也是一点不手软,现在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只剩六皇子李明熠硕果独存,在王城安生长到了现在。
六皇子母妃出身高贵,家族也颇有手腕,这么多年来该笼络的人心都笼络的差不多了。老皇帝也有意试炼,一两年前便将他封为了京兆牧,着他管理王城,一番牛刀小试,又为他挣得了不少拥护者。稍了解朝中局势的心里都清楚,大昭下一任天子十有八九就是这位六皇子了,不过王城的人精们自然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于是礼貌性地留了一两分可能来给其他皇子,比如永阳十五年就被流放到了幽州的七皇子李明煜。
李明煜是老皇帝唯一的嫡子,但即使是朝中那一波偏向于传嫡的保守派对李明煜这么个嫡子也是有几分犹豫的,因为先皇后是异邦人,而且在许多人看来,她能成为皇后,是大昭的耻辱。
永阳帝的父亲永安帝昏聩无能,在位时大昭衰败之相愈显,邻国琉璃国却越发强盛,处处压制大昭,甚至开始入侵蚕食大昭边境,大昭不敌,节节败退,被迫割出去好些肥美土地。任永阳帝多么雄韬伟略,要把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变回一手好牌也需要时间,攘外必先安内,所以永阳帝在位前期只能对琉璃国示好,甚至在永阳九年迎娶了琉璃国圣女陆雪为后,两国关系这才完全稳定了下来。
永阳帝励精图治,大昭逐渐强盛,琉璃国却不断衰弱,甚至陷入内乱,终于在永阳十四年分裂成了琉国与璃国,大昭则趁此机会收复失地、巩固疆域、拓展领土,隐忍多年终于扬眉吐气。到如今,琉国与璃国几乎已经沦为大昭的附属国,大昭人自然觉得高人一等,先皇后陆雪的存在就像是他们心中的一道疤痕,时时提醒着他们当初是如何的忍辱负重。因此,虽然李明煜是嫡子,但这很难称得上是优势。永阳十五年李明煜被封为幽州王去治理幽州那么个凶险之地时也就是个三四岁的小娃娃,与其说是封王倒更像是流放。况且路途凶险,十有八九小娃娃就折在半路上了。若是换做其他皇子受到这等待遇,大多数人至少都会同情一下,但这事落到七皇子身上,却更多的是让人松了口气,有异邦血统的皇子,还是离皇位越远越好,要是真的折在半路上了,虽然可怜,却也是命该如此。
只是没想到七皇子不仅活着到了幽州,还将幽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十多年下来,幽州甚至有了“天府之土”的美称。年前永阳帝嘉奖他治理西南之功,将他从郡王升为了亲王,召他回王城与六皇子共理王城事务。一个王城封了两位京兆牧,这还是大昭史上头一遭。
为了迎接七皇子回京,永阳帝先是赐了所豪宅给他做临时府邸,又赏赐了好些仆役侍卫给他,连同许多价值连城的宝物都先搬了进去,另又在王城划了块风水宝地给他修王府,可谓圣恩浩荡。
永阳帝这突如其来的圣恩让原先一边倒的和平稳定局面突然就生起了不小的波澜。有心人不难发现,老皇帝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此时召七皇子进京到底是何用意,人精们也不敢妄下定论。是要让他与六皇子分庭抗礼,然后择优传位?还是只是担心他占山为王所以召回来放在眼皮子底下?毕竟老皇帝另派了官员过去接管幽州事务,七皇子虽然名义上还是幽州的头头,但到底鞭长莫及,此番倒更像是明升暗降,是圣上在为六皇子继位铺路。
公仪玥选边站站的七皇子。她倒也没有经过什么再三权衡,一共就两个选项,公仪丞相支持的是六皇子,这就等于给她排除了一个选项,十四岁高龄的逆反少女于是义无反顾地选了七皇子这边。
琉国一曲舞毕,众人一片喝彩叫好,好一会儿才逐渐平息下来。永阳帝例行公事地客套了几句,众人纷纷附和。舞娘们领赏谢恩,一个接一个地低头退了下去。
下一个节目是杂耍,因为道具之类的还需要临时往台子上搬,于是就有了个中场休息,众人便借此机会祝酒说吉祥话拍马屁,虽然老皇帝其实并不吃拍马屁那套,全程表情也没见动过。
到七皇子起身举杯时,老皇帝脸上才难得的认真了几分。毕竟李明煜被发配幽州之后就再未回过京,幽州路途遥远,与王城联系甚少,这十几年下来,连这个亲爹都不是很清楚自己这放养在外的儿子长成了什么样。永阳帝是如此,群臣就更是觉得这位皇子神秘得不行。七皇子才到没几天,许多人都还未来得及拜会探风,再加上七皇子回京途中遇刺伤到了脸,之后为了遮丑便是面具不离身,王城中人包括老皇帝都没见过这位皇子长大后的庐山真面目。原本七皇子就是此次晚宴的一大焦点,先前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已经或明或暗地在他身上探寻过了,如此一番起身敬酒,众人的目光自然都死死地钉在了他身上,仿佛都想透过那张遮了大半张脸的面具看穿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只见从小长在西南的七皇子半点没有乡下人进城的局促,虽然脸上捂得严实,举手投足之间却流露出一种悠然和贵气。而且虽然比隔壁六皇子小上几个月,看起来却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