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原是当初未相识(1/2)
杨玄面对着年轻男子,微微拱了拱手,虽然自己骨子里并不是个守礼的人,对面的看起来也不怎么像,不过顺手做的事情,自己也没什么反感:“已经引星成功了,多谢仁兄挂念。”
“哈哈,”年轻书生摇了摇头,把书卷放在了一边,柔声笑道,“不走心啊你,我也只不过见你多问一句,哪来的挂念。不过刚才见天际星光闪耀,我也知是你引星应有七八分把握成功了。”
杨玄有些尴尬地笑了一声,转了话题看了看年轻书生旁边的书卷,不由得问了一声:“不知兄台方才在读什么书?”
年轻书生笑了一声,拿起来书卷递给走过来的杨玄道:“不过是历代名家诗选罢了,深夜无事,便来此一读,有些诗选,倒也挺有意蕴的。”
杨玄伸出手接了过来,低头翻了两下,只见得书的扉页保存的比较完好,上面写着历代名家诗选,而里面基本上涵盖了从上古时期到近代的很多名家的一些传颂已久的诗文,比如杨玄翻的时候就看到上面李白的诗文就有好几首,而至于其他的他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名家也是有不少。
杨玄翻看了一遍,不由得笑了起来:“兄台这本书收录的名家先贤很全啊。”
年轻书生轻声一笑,看着杨玄手上的书,笑着道:“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便是它只挑作者最经典的部分,而不是挑选这本书的作者喜欢的诗人的所有诗文文集。他选择的态度比较客观,所以我比较喜欢他的诗文。”
杨玄点了点头,笑着道:“这种客观的态度当是我辈学生应该学习的部分,实乃我辈学生的楷模。”说罢,杨玄笑了笑,一掀长衫,在相对的石凳上与年轻书生对面而坐,笑着问道,“不知现在我可否知道兄台何姓何字,一天之内数次相遇,当可称得上有缘了。”
年轻书生柔和的笑看着杨玄的眼睛,过了一会儿,苦笑了一声,道:“你称我宗儒便可了。”
“宗儒,”杨玄咀嚼了一下,笑着把书卷递还给了年轻书生,称赞道:“好字,好字,不知哪位前辈赐来这么有哲理的一字。宗儒兄称我采耀便可。”
年轻书生笑着点了点头,言道:“我知之,毕竟当年阁老幼子名满京城,降生既有两颗彗星相随,百日又直接得到了先帝赐名,甚至先帝破例连字都赐下了,可以说荣宠无二了。我也是在京师求学良久,当然知道此等故事。”
杨玄摇了摇头,叹息道:“宗儒兄可别拿此事取笑与我了,我不过一介普通人,星象变化与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更何况那一夜天下降生的幼儿何止万千,又怎单是我降生伴随两颗彗星?至于先帝垂爱,自我懂事以来,实在惶恐,我家人也常说这是来自我父亲的荣宠,与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纵然不是我出生,其他家父的子嗣也会受到此等荣宠的。”
年轻书生颇有深意的看了杨玄一眼,倒也没有对他这个话题纠缠良久,而是转而问道:“采耀你大兄难道这次不随你一起来京城么?我前些日子与他通信,他可是说了时日不久便会来长安的。”
杨玄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大兄正在家中准备科举,可能是要考过乡试之后再来长安吧,怕是明年宗儒兄便能见到我大兄了。宗儒兄难道与我大兄也有交情么?”
年轻书生点了点头,笑了一声,嗓音里满带着回忆意味地言道:“当初你家大兄与我的相识也算是比较有传奇色彩吧,惜乎不久之后令尊就告老返乡了,你家几名兄弟也随阁老一起回去了,就此十年未见,已是久矣。”
杨玄笑着摇了摇头,道:“这却是一件憾事了,还好我家大兄若是乡试顺利,明年便会来京,想来宗儒兄与我大兄相会之期应已不远。”
年轻书生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确是这样的。不过这科举考试,我是懒得去考的,可能不能与德之同榜竞技,同朝为官了。”
杨玄不由得问道:“不知宗儒兄为何不去应这科举考试,要知,科举可是读书人之梦想啊。”
年轻书生摇了摇头,看着杨玄笑道:“你还是小孩子,自然不懂这些事情。我无意功名利禄,只想追求恬淡的研学生活,自得其乐,其中自然乐趣,不是案牍劳形可以体会得到的。”
杨玄嘿嘿一笑,问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年轻书生拍掌一击,道:“采耀你言对了一半。案牍之劳形,我是最不想要的,至于丝竹雅音,我却是挺想听的。”
年轻书生停顿了一下,笑着道:“不过,我修的不是丝竹方面,所以,想自娱自乐也没有什么机会呀。”
一道天边鸿雁飞过,带来风声飒飒。
杨玄抬头望了一眼,然后看着年轻书生笑着拱手说道:“兄台的追求实在恬淡,我很是佩服。”
年轻书生笑着一合掌,轻声说道:“我老师以前也是在官场中劳碌不休,实在清闲的时间太少。而现在致仕之后,每日研读经籍,怡然自乐,教导学生,践行大道,实在是我向往的生活啊。”
杨玄不由得一笑,心中一转,话便问出了口:“兄台以后也想做传道受业解惑者么?不如来我山阴,我族中子弟也需要更多的名师教导呀,而且兄台去了,也能每日与我大兄坐而论道了。说实话,我大兄这些年每日窝在府中,实在是挺不爽的。”
年轻书生笑了笑,点了点头道:“德之已经在给我的心中吐了不少苦水了。山阴杨家,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