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娘家24(1/2)
娘家24
第303章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田小满果真按照谢宅善的吩咐,定期往附近的田地看庄稼种植情况,随时为那些种田者解决遇到了问题。
谢宅善也考虑到田小满这是在尽义务,所以他找了一辆全米白县最舒适的马车给她使用。刚开始,那些种田者还不信田小满——这么年轻轻的小妇人,面嫩得很,怀里还抱着个奶娃娃,开口不是说这地里不适合种小麦,就说这高梁和胡麻不能种一起,谁信!
可田小满腹中全是农业知识,又在泸沟村亲自下过田,她讲起其中的原委来那是娓娓而谈,头头是道,摆事实,讲道理。那将小麦和胡麻种一起的,也是为庄稼长得不旺而发愁,听着听着就有了七分信,“这位小娘子,你说高梁和胡麻不能种一起,那要如何种才行哩?”
田小满前世是妥妥的九五后,但也唱过革命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她脱口而出,“大豆与高梁一起种最相宜,每隔五行大豆种一行高梁…”
县官衙里也有司务处,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他们虽是做学问可以,但当初为了考取功名,全家都供着不让其沾农活。现在可好了,他们论起书本上的知识,是头头是道,但具体讨论到每块田地里的情况,又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是好。
故而田小满比起他们来,不光见识多,而且是标准的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种田人又不傻,谁能指着一块儿地说清楚往年如何今年又怎样,他们就信谁!
田小满的名声由此便打开了。有些与清远镇周围人家有亲戚的,一听田小满得的是福农娘娘的真传,不仅种田的技术了得,而且她开的粮铺收粮时从不压价,赖账更是从未有过,便将这些信息口口相传,顿时米白县那些种田的人,都知道了田小满的大名。
他们现在最盼望的,就是田小满来地里指点一二,那就是受益匪浅!还有不少人找着田小满要给她卖粮的。
正好!谢宅善前头应过要划地给田小满盖仓库,他现在也有心将田小满留在米白县,仓库比粮仓好盖多了,没费多少时间就建好了。
不仅如此,谢宅善还想起他曾经在泸沟村,见过刘大成制的小麦脱粒机,又在仓库边上搭出几间空屋子,让田小满把那些机子多制出来几台摆在里头,这就免去了小麦脱粒那道繁琐的程序,对于广大种田人来说,不知道有多方便呢!
在米白县收了粮就能进官仓,田小满自是乐见其成。刘大成还是管那远途运粮那摊事,田小满把米白县收粮交给了丁大壮。她亲自守在仓库门口,将把住质量的要点跟丁大壮说了个详细,又看着他收了几天,这才放心继续去田间地头指点“江山”。
田小满现在是每隔两天就要下地,但来自田间对她的期盼越来越高。谢宅善想了想,光靠田小满一已之力去跑遍田野也不现实。便让那些乡老将村民们组织起来,田小满集中授课,讲解田地里头存在
的普遍问题和解决办法。
大家以前有那些善于总结经验的,就凭经验种田,也不管那经验对不对。更多的随意性很强,去年看小麦价高,今年一窝蜂全种小麦,也不管自家的田地适合不适合…而
现在田小满站在台子上跟大家讲田地土壤情况、如何抓住时节播种和施肥、怎样看天气管农田…台下都是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一时间米白县掀起了种田热潮。
谢宅善也知道田小满帮了他大忙,心里有所愧疚,但见她没有怨言,心胸坦荡,便更加佩服她了。他让司农处的人把田小满的事迹写下来,然后给她家的仓库挂了块牌匾,以示表彰和奖励。身为知县,谢宅善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眼看着收获季节快要到了,田小满终于有了歇息的时候。这时,雍王又到昌运粮仓巡察来了!
上次肖皇太后办完圣寿之后,雍王便带着王妃来跟她告辞。皇太后本来想借这个机会,劝说雍王留在京城。
雍王是肖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当母亲的自是不忍见小儿子在塞外风吹日晒,这是其中的一条原因。另外还有一桩隐忧近日冒到肖皇太后的心里,有些时候话说早了也不行。
肖皇太后只得将宫中牛太医指给了雍王府,让他随着雍王一道去往安平州。牛太医在宫中效力多年,尤其擅长调理妇科疾病。如今王妃身子骨柔弱,肖皇太后让牛太医从京城多带些相宜的中药,到时候熬煮给王妃喝。
雍王和王妃从肖皇太后的万福宫出来,便去了祥瑞厅。景隆帝刚下朝,正在那里歇息。雍王进去与
他告辞,景隆帝长叹了一口气,知留他也无用,便叮嘱几句后摆手让他们去了。
上回雍王将地动后的景况报告给景隆帝,景隆帝知那中心地带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山里,附近清远镇的百姓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乡老措施得当,是以并无发生百姓流离失所的现象。他这才放了心,又有言官出列恳请圣上给清远镇乡老奖励。
雍王已经继位十一年了。他日日上朝处理朝政,心累是难免的。但他也知奖罚分明是为君之道,便应允了。后来钦天监又说发生地动,并不代表着圣上做了错事,有时候是臣子没有尽到责任,这也是提醒圣上加强吏治管理,教导他们体恤民情,爱护百姓。
可以说地动带给景隆帝那种不好的预兆已经消弥了,但景隆帝仍然提不起精神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