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1)
也许是由于二十多年来一直与舞场绝缘的关系吧,洪海亮骑上自行车回家时,乘兴在心里哼起的舞曲,竟还是八、九十年代最初那几年他在学校熟悉的老旋律。当然,即使是在那个大学生还允许跳舞、恋爱,他的年龄也恰好比现在小二分之一的黄金时代,他也并不是舞场上的佼佼者。他深知自己缺少艺术细胞,车轴般的身段也令他每每站到女同学面前便有点手足无措。甚至退一步说,他心里对那种伴随:“嘭——嚓嚓!嘭——嚓嚓!”所得到的艺术享受,也远不如对手术刀来得那么强烈。可是吉人自有天相,班里那位最机伶活泼,也最引人注目的田晓霞(方芳是她在原校刊上曾用名)却总要特意找个类似某位法国作家写过的“陪衬人”似的拉他作舞伴!不会跳吗?——我教你;踩我脚了?——没关系!于是在那个搬走了桌椅的小礼堂里,在那个彩灯辉耀的舞场上,他随她穿插旋转在一对对舞伴中间,情不自禁地沉浸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激动之中。
只有在北国五月温馨春天的花园里才能找到你。来吧,快来呀,我的那玫瑰花你……你……不,他的玫瑰花终于没来到他的身旁,十八个春秋与他在这边关海滨小城厮守相伴的,是后来天作之合的来自南方的“瓜菜代”!然而这也许正符合了妻子总要比丈夫矮一头的惯例,如今他们拥有一双儿女的小家庭倒也和谐美满,既没有那些比他们稍大些的患难夫妻的悲欢离合,也没有那些比他们年轻些的清贫夫妻们的紧张和拮据!田晓霞对此是心满意足的,洪海亮又何尝不是知足常乐?如果说结婚初期每每想起那支心中的玫瑰也曾几度对田晓霞闪现过“低标准,瓜菜代”的念头的话,那么越到后来,特别是最近三、五年间,他倒越从内心深处感谢这种差距不大不小的结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实际生活的考虑越加全面深入,洪海亮早已认识到,多少人所羡慕他的在家庭生活中的优越地位和由此所带来的一切幸福与安适,不恰恰是来自他的这个“低标准,瓜菜代”吗?!田晓霞原是盲眼叔一手带到的自小失去双亲的孤儿,她性情温柔,知书达理,又手脚勤快,任劳任怨。对孩子,她是个好母亲;对丈夫,她又是一个好妻子,边丈夫的袜子、手绢都天天洗净晾干,送到眼前。如果换了那个浑身是刺儿的田震雨……去去去!我干么又去想她!
洪海亮轻车熟路地往家奔着。那支“只有在北国五月温馨的春天花园里才能找到你”的老旋律也一直萦绕心头。但他不愿再去重温玫瑰色的旧梦,宁愿多琢磨琢磨怎样给田晓霞更多的抚慰。当代社会的小家底,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固然仍旧摆在首位,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也逐渐提到了日程。特别是对于他的“瓜菜代”,一个早已从南方某镇副镇长升任县委和政府机关且当上了一星管二的信访办副主任的女人,仅仅把她当成一个为自己服务的老婆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当他地路哼起那首久违的歌曲时,哼到最后两名倒不禁哑然失笑了——凶戏谑地改口道:来吧,快来!我的“瓜菜代”你快过来呀!
有点让他失望的是他进了小院还不见田晓霞的身影。这种情形是不多的,特别是数年前搞过了大规模的平反、改正错划和落实政策以后,信访工作也随之走上了正轨,现在每天除了处理一下不多的来信和上访,及时给县委和政府几位领导人写出综合情况汇报以外,几乎没多少事可干了。因此这到点下班,回家做饭,便形成了田晓霞比钟摆还有规律的法宝内容。比起田晓霞,洪海亮当然要忙些,门诊量每天过百,有时病房做什么手术也要请他出阵或会诊,此外也偶尔有人把他半路拉出去吃喝一顿,再有空闲就玩玩扑克、麻将、骨牌什么的;因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洪海亮每天不管什么时候回家都很正常,而田晓霞如果哪顿饭做晚些就会连她本人也觉得是失职。那时候小县城能烧上煤气罐的人家还不多,田晓霞每天一进门的任务就是熟练地捅炉子、透灰,合煤;接着便淘米、洗菜,叮叮当当,干净麻利;而洪海亮的任务,当然就只剩下进屋洗手、擦脸、泡菜、抽烟和到桌边就坐了。如果说——正如黑格尔所说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对于这对夫妻间的这种家庭分工,可以说从结婚直到眼下,洪海亮和田晓霞谁都没对它产生过任何怀疑。
可是今天田晓霞却不知被什么事缠住了。又偏偏赶巧在丈夫是要带她去参加周末舞会的关键时刻。洪海亮有点来气,不过又当即想到应该埋怨的是自己,既有那种出于美意的安排,为什么不事先给她打个电话叫她早点儿回来?
多亏眼下时兴的晚餐并不费事,闺女和儿子都能独当一面,不一个钟头,爷儿三个已经顺顺利利地坐到了桌前。女儿红雪显得比她哥哥洪磊理训练有素,碗筷刚一摆好,就像往常妈妈的例行公事那样,用那只当酒壶的小三角烧**,给爸爸倒上一壶用人参、黄芪、当归、天麻、枸杞和青海日月山上的不老草(学名“冬虫夏草”)混合泡出的,颜色浅黄嫩红的低度酒来。那酒澄澈而香醇,是洪海亮每天必服的一剂保健药,但今天他忍住了,把三角烧**往旁边推了推……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