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1/4)
西藩叛乱平定的捷报传来的时候已经是年底了。当康青鸾听说朱棣即将班师回朝的消息后,她又开始紧张起来。
即将见到自己的心上人,自然是欣喜的;可是一想起朱棣出发前说会向父皇母后请旨为二人赐婚的事情时,心中有些惴惴不安。他们之间的事,除了莲儿,没人知道。她担心窗户纸捅破会遭到众人反对。这些年来父皇和母后对自己虽然宠爱有加,可是毕竟这不是一件普通小事。所以 朱棣的归期越是临近,她越是紧张得寝食难安。
这日午膳,康青鸾没什么食欲,筷子也没动几下。
马皇后觉出她的异常,关心道:“青儿,这菜不合口味吗,都没怎么吃?”
“没有,母后,这菜很好。青儿只是不饿而已。”康青鸾像个做错事被发觉的小孩般,心虚地回答着。她勉强提起银筷,随意扒了几口饭菜。
“本宫看你近日食欲不佳,人都消瘦了,是哪里不舒服吗?”边说边凑近,抬手摸了摸她的额头。
“母后别担心,青儿没病。许是年关降至,宫里事务比较忙,所以没什么胃口。”胡乱找了个由头掩盖心事。
马皇后放下筷子,心疼道:“也是,这一年来,本宫的身子大不如前。你做事稳妥,许多事情都让你替本宫去办了,辛苦你了。”
“不辛苦,母后,能为您分担,儿臣很乐意。”见马皇后面露愧意,康青鸾忙解释道。
“好孩子,这些年亏得有你陪着母后。虽然你是本宫和皇上的义女的,却比其他几位公主都贴心。来,吃不下,就喝碗汤暖暖身子吧。”说着让喜鹊给康青鸾盛了碗热汤递过去。
未免马皇后担心,康青鸾举起碗将汤一饮而尽,喝完后调皮地向她展示碗底并甜甜一笑。马皇后满意地点点头。
而在乾清宫内,太子朱标正向自己的父皇汇报近日各方呈上来的奏疏。
“父皇,蓝玉与沐英再过几日就要回到京城了。此次平定西藩之乱令朝廷上下十分振奋,大明威武之师对那些心存侥幸、背地里抱有异心的人震慑不少。所以儿臣恳请父皇到时候给予凉国公他们奖赏,以彰显朝廷对功臣的重视。”
“嗯,太子说的在理。”朱元璋肯定着自己儿子的建议,“对了,老四这次表现怎么样?”
“回父皇,凉国公在奏报中夸赞四弟骁勇果敢。在几次重要战役中,他都亲身上阵,歼敌无数。”
“好。”朱元璋很是满意,“不愧是朕的儿子。太子啊,朕把你这些弟弟们都培养起来,以后让他们给你守着疆土,你就能安心做皇帝了。”
“儿臣谢父皇绸缪。”朱标对着朱元璋拜谢,随后接着道,“对了父皇,还有一事要向您禀报。”
“什么事?”
“魏国公上奏来报,说北元残军已被赶至塞外,且北地防守也重新做了布置,目前局势稳定,他恳请父皇恩准大军班师回朝。”
“这些年天德(魏国公徐达,字天德,明初名将)驻守北方,风餐露宿着实辛苦。准奏,让他速速回京与朕叙旧,一起过年。”能与当年打天下的老兄弟重聚,朱元璋甚是高兴。
“父皇……”朱标见自己的父亲龙颜大悦,便趁势想把自己盘算了许久的计划说出来。
“嗯?你还有何事?”朱元璋难得有这么好的心情,眼中更是露出了少有的慈爱之情。
“儿臣还有一事想征询父皇的意见。”
“说来听听。”
朱标开口道:“如今二弟、三弟都已就藩,接下去该是四弟了吧?”
“嗯,老四这些年长进不少,也是时候让他独当一面了。”
“父皇,另两位皇弟都是带着家眷一同前往封地的,如今四弟尚未成家,若是父皇有意安排四弟就藩,也该早日为他定下亲事才是。”
“太子说的在理,老四也不小了,确实到了娶亲的年纪了。你今日提起,莫非是有好的人选?”
“不知父皇觉得魏国公府上的千金如何?”
“你是说那个大丫头吧。朕听你母后说起过,好像年纪和老四差不多,聪明伶俐,再来,朕与天德有同袍情谊,若是能亲上加亲,确实是美事一桩,哈哈哈。”
朱标见自己的建议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心下很是满意。他相信,只有支开了朱棣,他才有机会。
很快,北伐的徐达与西征的蓝玉大军先后返回了京城。而朱棣一回宫就连夜前去储秀宫见自己的心上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几月来我天天数着日子盼你归来,院里合欢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康青鸾轻抚着朱棣的脸颊,辛苦的征战让他脸上染了些风霜,可那一双眸还是神采奕奕一如那日初见。
朱棣一手拥着她,一手轻掬她的柔荑在自己脸上摩挲,感受她手心的暖意。
“无碍,开了春会发新芽。”
感觉到了他掌中的粗糙,康青鸾将他的大掌抓在手中细瞧。这是一只宽厚有力的手掌,虎口有厚茧,应该是常年握兵刃留下的。用指尖轻触他的掌心,似乎在与它交流这每个茧背后的故事。
朱棣抽出自己的手掌,重新将他的爱人拥入怀中。下颚轻抵着她的额头,温柔道:“青儿,所有的辛苦能换来此刻与你的相聚,就都不算什么了。”
康青鸾紧紧环住他,紧闭着双眼靠在他胸前,贪婪地呼吸着他的气息。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
相偎相依的二人怎会知道,此刻的宁静背后,一场巨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