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澜!(二)(2/3)
以方子星就算在怎么不纯熟,也不会过了这么久也不出手!因此,只有一个解释――他自己出问题了!
没错,方子星此刻焦急万分,出招必须的乾元拳意,不论他如何酝酿,却始终是谷不上顶峰,似乎总在一个范围内跳动,无法真正的突破临界点,完成一个质的飞跃!
其实,仔细想想,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共工,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比起其他一些被后人给予各种最美好词汇的仙圣相比,一直是一个颇惹非议的人物。
关于他怒触不周山的原因,又两种说法。
其一,共工是个坏水神,性情凶狠,处事蛮横。
在那时的华夏颛顼为帝,被称为北方水德之帝。颛顼帝为人仁德、智慧,当时世,四方慕德而服,鸟兽尽皆感化,所以他直属的北方三十六州道德高尚,而其它地方道德已经不行了,“君臣富贵皆由德而生”,因此,原本不停运转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开始被牢牢拴在天穹的北边,固定在北方三十六州上空。
然而颛顼帝的大德智慧,使善者从之,却使邪恶及无法无天的共工恨之,共工妒忌的简直发了狂,便纠集一些同样鼓吹无法无天而对颛顼帝不满的坏神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天庭。
颛顼帝闻变,泰然自若,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大战开始后,颛顼帝率军将共工部众从天上追逐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后来南方的赤帝祝融亦支持颛顼帝参与战斗,共工的部众被杀的人仰马翻,几乎全军覆没。
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的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这伙贼寇的去路。这不周山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颛顼帝维持宇宙秩序的主要凭藉之一。
这时,颛顼帝率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喊杀声、劝降声惊天动地,天罗地网已经布成。
共工到死还想坏一把,所以不顾一切后果发泄怨恨,他向不周山撞去。
在轰隆隆、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它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不周山被撞断后,天就塌下半边来,还露出很多大窟窿;地面也裂开了,出现一条条的深坑裂缝。
在天崩地裂的情况下,山林燃烧起熊熊大火,地底喷出了滔滔洪水,周围也窜出了各种凶猛野兽,大地就象一个人间地狱。女娲娘娘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人们受到这样的苦难,痛心极了,这才有后来的炼石补天之事。
其二,则是说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才带着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愤怒地撞击不周山。
但是不管是那种说法,共工都没扮演什么好角色,即使第二种说法中,争夺帝位无关正邪,他如此行为也给华夏先民造成巨大灾难,所以在主流文化中成了一个遭到非议的角色。
所以,当初对于共工为什么会成为德行最高的乾元拳意之一,方子星不甚理解,于是极晶夜便向他讲述了另一个版本。
共工确实是与颛顼争夺过帝位,这也没啥,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黄帝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
但是共工失败后没有发动战争,而是安心的在人间研究水利。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也成为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
他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不满颛顼接掌宇宙统治权后,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威,认为,在天地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天地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不仅毫不顾惜人类,同时也用强权压制其他派系的天神,以“君臣富贵皆由德而生”为由,将原本不停运转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开始被牢牢拴在天穹的北边,固定在自己的北方三十六州上空。以至于其他地方的天上人间,无日无月,怨声鼎沸。
所以共工才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决心推翻帝颛顼的统治,夺取主宰神位。
虽然共工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他最后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
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一根颛顼维持自己北方苍穹的主要凭藉之一撑天的巨柱,将其拦腰撞断。所以,此山日后才被人称作不周山。
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
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虽然造成了不小的灾难,但是却给华夏万民一个平等的天空和大地,两害取其轻,抛开那个时代受难的人们对其的偏见,共工的行为在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肯定。
而乾元神力八段锦的这一势,就是取得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为天下子民改造山河的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