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兴大宋》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重兴大宋 () >> 第128章 :布局中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12502/

第128章 :布局中原(2/2)

的时候伯颜站出来表示,就算宋国人从海津镇登陆了也不会短时间内就能攻打到大都来,他们长途奔袭最缺的就是后勤物资补给,只要我们召来大草原上的蒙古骑兵这些宋国蛮子就只能接受再次被屠杀的命运。

铁木耳随即下令驻扎在大都的京师卫队开始紧闭大都四门,做好防御准备等待蒙古草原上的骑兵前来救援,然后就派出人员去上都搬救兵。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尉迟肖的两万骑兵已经在他们的传令兵出发之前就从上都的北面向南冲进了上都城,上都城作为蒙古人的老家其实就是一个游牧民族的聚集地,蒙古人处于常年游牧的习惯根本就不喜欢定居下来修建城池,只是因为上都距离大都很近而且先前作为燕云十六州的一座北方要塞而且距离蒙古大草原非常近,所以才会成为蒙古人的老家,而这些就给了尉迟肖下手的会了。

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对骑兵来说就是最好的攻城战演练,虽然宋国并不是以骑兵见长,但是这些战马都是从阿拉伯世界购买的阿拉伯战马,体型比一般的蒙古战马要高大很多,就连速度都不是蒙古战马能够比拟的,充其量就是在耐力方面可能比蒙古马稍微弱小了点。

其实这个时代论骑兵战术素养没有那支骑兵能够比得上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人对手,但是宋国对宋国骑兵们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那就是会骑马、会在马背上开枪和装弹、会在马背上使用专门为骑战使用的马刀。

由于省去了在马背上开弓拉箭的高技术技能所以在骑兵训练上就占了很大的便宜,宋军专门为骑兵配备了两把可以两连击的短管火枪在面对蒙古人的时候可以在远距离就开始对蒙古骑兵开枪射击,由于骑兵火器对射程和精度没有太高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装弹迅速,所以就可以在运动的马背上迅速给火枪安装弹药。

尉迟肖的两万骑兵冲进城内后到处投掷手榴弹和燃烧弹,所过之处蒙古人的帐篷就被焚毁,到处都是乱窜的蒙古人,这就给宋军骑兵带来屠杀的便利性,骑兵们挥舞着马刀掀起一片片血雾,那些想要拿起武器对抗宋军骑兵的蒙古人还没靠近宋军骑兵就被火枪打倒在地,紧接着战马的铁蹄就把他的血肉踏入泥土之中。

尉迟肖的骑兵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彻底把上都给占领了并且俘虏的大量的蒙古人,整个上都都被火光点燃了,这一战尉迟肖俘虏了十万蒙古人和数十万辎重和无法数计的牛羊马匹,把蒙古人从世界各地掠夺的财富全部搬运上牛车,开始向南进发。

就在尉迟肖和俘虏大军在向南前进的时候处在最前沿的前锋押着东大都逃出来通风报信的传令兵到他的面前,经过尉迟肖的仔细审问后得知,宋国军队已经把蒙古帝国的大都给彻底围拢了,不过让他不安的是蒙古大草原上应该还有不少蒙古骑兵,如果让他们得到消息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抵达到大都从而和大都城内的蒙古人里应外合一举击溃包围大都的宋军。

想到这里尉迟肖立马下令所有人不得拖延时间,迅速向大都的宋军主力靠拢,并且跑出传令兵给张默通风报信,让他最好以最快的速度在蒙古援军的到来之前拿下大都城,然后派出骑兵分散在自己周围五十里查看周围动静,以防蒙古人的偷袭。

张默在做好包围大都准备后就开始对大都进行试探性的炮击,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得到了尉迟肖发回的消息,知道事不宜迟速速拿下大都城为要。

不过大都城虽然没有后来北京城在经历代人建立的高大的城墙和完备的防御体系,但是现在的大都城也是原先燕云十六州的都城,汉蒙两代帝王都认为这里的重要性所以也是经过数次加固,想要短时间拿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再难拿下也必须拿下,张默在大都城南面摆下三百门火炮排成数列炮阵,齐齐瞄准大都城的南门,在张默的一声令下三百门火炮轮流对大都城的南面城墙进行不间断的炮击,张默让五万浦甘战士做好准备只要南面城墙被炮火炸塌他们就要冲进大都城内,张默给他们的命令很简单就是杀进城去不留任何活口。

面对如此简单的命令浦甘战士非常满意,他们双手挥舞着双刀搂着精赤的脊背脸上画满各种鬼面的图案在自己的军阵中来回跳跃着进行热身嘴里不断的吼叫着,给城墙上蒙古守军那种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一般。

蒙古守军知道他们将要面对最厉害的进攻将会出现在南面,所以开始从其他城门抽调士兵过来进行防御补充,不过当他们赶过来的时候就后悔了,宋国人的火炮好像不要钱一般像雨点一样落在他们的城头,面对宋国火炮接连不断的炮击城墙上被炸的满布疮痍,城墙出现的裂缝越来越大,再加上很多炮弹直接飞跃城墙落入城墙后面的建筑中,被击中的建筑直接就被炸塌,躲在里面的士兵全部都被坍塌的建筑压死了。

张默调集宋军迫击炮部队,随时准备在城墙倒塌时冲到城下用迫击炮轰击躲在城墙后面的蒙古守军要给予最大杀伤力,这就给浦甘战士的前进铺好道路。


状态提示: 第128章 :布局中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