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6/6)
了。例如: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一载:绍兴四年(1134)十月韩世忠在扬州大仪镇打败金军,其过程是:“韩世忠引兵次大仪镇,勒兵为五阵,设伏二十余处。”金将挞也“拥铁骑过五阵之东,”世忠“传小麾,鸣鼓,伏者四起”。“背嵬军(按,即韩世忠的侍卫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削马足。”金的骑兵“全装陷泥淖中,人马俱毙。遂擒挞也。”
2.《朱子语类》卷一三二,记有朱熹关于绍兴十年顺昌战役的一段话:
“
张栋(字彦辅)谓刘信叔(按,即刘锜)亲与他言:顺昌之战,时金人上十万人围了城,城中兵甚不多。刘使人下书,约战。虏人笑。是日早,虏骑迫城下而阵,连山铁阵,甚密,不动。刘先以……肉饭犒师,……以所犒一队持斧出,令只掀起虏骑(马甲),斫断马脚。人马都全装,一骑倒,又粘倒数骑。虏人全无下手处。……杀甚多。虏觉得势败,遂遁走。”
(《语类》卷一三六载有另一人所记此次谈话,末段作:“但闻多遣轻锐之卒,以大刀斫马足。每折马一足,则和人皆仆,又有相蹂践者。大率一马仆,则从旁而毙不下数十人。”)
上引这些资料所说的,全是宋军用斧或长斧或大刀斫断马足而战胜金军的事,而所战胜的金军,又都是“人马都全装”的“铁骑”,其中也必然包括有铁浮图和拐子马。因此,既然以上十万的大军作战,而其中无劲旅,当然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在杨汝翼,汪若海两人记述顺昌战役的文字中,分明提到金军
中的铁浮图和拐子马都已参战,而且都被打败了。既然如此,则说在郾城战役以前,铁浮图、拐子马不曾被宋军打败过,着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真象的。
(2)
在任何一次规模较大、用兵较多的战役当中,断无只在正面摆布大阵,而不配置左右两翼的道理。拐子马的正确解释既然是左右翼骑兵,则说在郾城战役之后,金人在作战时就不再配置左右翼骑兵,着显然不成道理,正面的大阵如一旦打了败仗,难道也要从此不再设置正面大阵吗!事实上,金国自从发动侵宋之师以来,一直都使用着所谓“三生阵”,而这“三生阵”就正是包括正面和左右两翼在内的一个统名。石茂良的《避戎夜话》①中有专记此事的一段文字:
顷在殿前,见御宝批降到金人三生阵同命队法,令姚仲友以下各陈己见以闻。
凡敌人遇我师,必布围圆阵当锋,次张两翼,左右夹攻,故谓之三生阵。每队一十五人,以一人为旗头,二人为角,三人为从,四人为副,五人为徼。旗头死,从(者)不生还,还者并斩。得胜受赏,亦然。故谓之同命队。
圆阵当锋,两翼夹攻,既为金军经常采用的战术,是不可能因某个局部的一次胜败而从根本上进行改变的。
从南宋的许多史书的记载上,在郾城战役之后,也仍可看到,金军在与宋军作战时,还照样在两翼配置精骑,亦即照样使用“拐子马阵”。例如: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五,于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十八日记宋军于柘皋镇大破金军事,说道:
兀朮率铁骑十余万,分两隅,夹道而阵。……王德麾军济渡,奋勇先登,薄其右隅,贼阵动。……金人以拐子马两翼而进,德率众鏖战,大破之。
另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九所记这次战役的文字,还可得到一些补充材料:
金人以拐子马两翼而进,德率众鏖战,(杨)沂中曰:“敌便习在弓矢,当有以去其技。”乃令万兵各持长斧,堵而前,奋锐击之,金人大败。
可见宋军这次之大破金方的拐子阵,所使用的办法,和大仪镇、顺昌城诸战役完全相同,是以长斧入阵,“上揕人胸,下斫马足”的。这既可说明,用麻扎刀砍断马足,从而使金的骑兵大受挫败,这并不是由岳飞创造发明的一种办法,而是在其前其后全都使用过的;还可说明,岳珂所说,在郾城战役之后,“拐子马由此遂废”,完全是不顾事实的无稽之谈。
而且,不只是在晚于郾城战役一年的柘皋战役中有拐子马的出现,在郾城战役二十多年之后,在宋方的记载当中,仍然说金方使用拐子马参加战斗。如《宋史》卷三六七《李显忠传》所载:
孝宗即位,隆兴元年(1163),……显忠阴结金统军萧琦为内应,请出师,自宿、亳出汴,由汴京以逼关陕。……时张浚开都督府,四月,命显忠渡江督战,乃自濠梁渡淮,至陡沟。琪背约,用拐子马来拒,与战,败之。
尽管在此以后,拐子马一词确实是极少出现了,但是,它所以极少出现,也仍然不是因为“拐子马由此遂废”,而是因为,这时
宋、金军队中的将官与士兵(包括金军中的签军在内),全已换了一代人,在他们的口语和词汇当中,全已不再存在“拐子马”这个词儿,都不再以此称呼金军的两翼骑兵,从而在南宋人的文字记载当中,这一名词也随之而逐渐消失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