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表扬(1/2)
回到学校,陈卫红想,母亲让带了这么多菜来,自己肯定是吃不完的。那么,送给哪些人呢?林光伦肯定要送一些,还有呢?对,送点给陆校长、林主任和梁银友老师吧。
陈卫红把菜分成四份,先提着一份往陆校长宿舍走去。走着走着,觉得有点不自在,自己送的这点不值钱的东西,人家会收吗?会不会嘲笑自己、拒绝自己呢?走到半路,有点想退回来,但想到陆建忠对自己还是挺友善的,还是鼓起勇气敲响了陆建忠家的门。
陆建忠与妻子正在家里闲聊,听到敲门声,妻子开门后把陈卫红让进屋内。陈卫红谦恭地将口袋递给陆校长的妻子:“这周我回了一趟老家,这是我妈妈自家种的菜,给你们带了点来,请你们尝尝。”
陆建忠的妻子力气地接过口袋:“陈老师,不要这么客气。来,先坐坐,喝杯水。”
“你爸爸妈妈身体还好吧?有空多回去看看他们是对的。我们大家都是同事,就不要这样客气了。” 陆建忠微笑接着与陈卫红拉起了家常。
陈卫红客气地看着陆建忠:“谢谢陆校长关心,我爸爸妈妈身体还好。陆校长、成阿姨,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寒暄两句后,陈卫红觉得有些不自在,便告辞离去。接着,回到宿舍,再提上另一包菜,往林启三的宿舍走去。
多年以后,陈卫红回忆起当时给陆建忠和林启三送菜的情景,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也不知当时是怎么想的,有那么大的勇气,提着可能不值一块钱的菜,就去送给领导。
陈卫红离开后,陆建忠的妻子将口袋里的小菜翻出来,摊放到厨房的灶台上:“这个陈老师可真抠门,你那么重视他,可他就送些这样不值钱的东西。”
陆建忠皱了皱眉头:“人家好歹也是一番心意,有这个心就行了。”话虽这样说,但心里对陈卫红也有了些看法。
难怪陆建忠与夫人会有这么些想法。今年分来的四位新教师中,曹河那位在乡政府工作的亲戚,受曹河父母之托,带着曹河于开学之前,在潭定街上最好的餐馆——区公所招待所宴请了陆建忠和林启三,并每人送了两瓶酒和一条烟,拜托领导好好关照曹河。
吴小刚的父亲原来是区教办的会计,与陆建忠、林启三都比较熟悉,吴小刚到一地乡中学上班,也是其父亲的安排。吴小刚到单位的前一天,他父亲就带着他到一地乡对两位领导表示了一番心意。吴小刚父亲老吴老师,在酒桌上郑重地对陆建忠和林启三表态:“两位领导,小刚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就当他是自己的儿子,严格要求。”
老吴老师还对两位领导夫人也办了交待:“你们就当小刚是个小侄子,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尽管使唤就是。娃儿伙,有的是力气”
当着两位领导及夫人的面,老吴老师叮嘱吴小刚:“你要好好敬叔叔阿姨,以后你就是他们的人了,叫你干什么就好好地干什么。如果我听到你的不服管教的地方,有不对的地方,我可翻脸不认人哈。”
吴小刚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两位领导鞠了一躬:“陆校长、林主任,在公众场合我称你们为领导,私下里我就叫你们叔叔。感谢两位叔叔对我的关心照顾,我诚心敬两位长辈一杯。我书读得不多,能力不强,但为人知恩报恩还是知道的。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只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就是。”
老吴老师也在一旁帮腔:“这小子,办事情还算乖巧。你们有什么事情,尽管安排他就是。”在欢声笑语中,大家其乐融融,宾主尽欢。
马荣平的姑父代光华,是潭定乡中心小学校的校长。在得知马荣平分配到一地乡中学时,特地邀请陆建忠与林启三两家人,去马荣平的老家钓了一次鱼。酒量甚大的代光华与旗鼓相当的陆建忠在酒桌上认真地较量一番,差点“两败俱伤”。晚上,代光华还专门请学生家长、粮站的驾驶员把陆建忠、林启三及夫人送回家,当然,随车送了一些鸡鱼等土产。
今年新来的四位新老师,三位都用各种方式对陆建忠表示了感谢,只有陈卫红按兵不动。刚才,陆夫人看到陈卫红提着口袋进来,以为是来表示“心意”来了,还热情地接待了他。可待陈卫红走后,打开口袋,却发现是一些不值钱的蔬菜,心里难免有些不满和怨气,由此在心里给陈卫红刻上了“不懂事、不知感恩、吝啬”等一些印记,并不断地将这些关键词渗透给陆建忠。
梁银友中午晚上在学校食堂就餐,只有早餐才用煤油炉煮面条。陈卫红知道这一情况,给梁银友挑了几棵莴笋和两把空心菜,以及一些小葱,装进一个口袋里。
临近天黑,梁银友才到学校。当梁银友宿舍的灯光亮了后,陈卫红提着菜送过去:“梁老师,这是我妈妈种的一些小菜,也还新鲜,带给你尝尝。”
梁银友高兴地接过:“好啊,真新鲜,替我谢谢伯母。”
星期一上午林光伦来到学校时,陈卫红把菜递给他:“这时我爸爸妈妈种的菜,她让我带给你尝尝,也让我代他们问你好,向你表示感谢!”
林光伦接过菜,认真地看看了:“看来你爸爸妈妈是勤劳朴实的人,种的菜长得这么好。菜我收下了,谢谢你和你爸爸妈妈,代我向他们问好和道谢!”
陈卫红感觉林光伦真诚厚道,与他相处,全然没有面对陆建忠和林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