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鬼侯爷》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鬼侯爷 () >> 第一章 桥夫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113099/

第一章 桥夫子(2/2)

我还曾一度怀疑我二叔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

不过当我听到这个摊主说道“天无眼,地无耳”的时候,我这心里更是有些激动了。难道这人就是二叔曾经和我提起过灵市上的桥夫子?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跑绺子、灵市还有桥夫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简单的说说跑绺子。绺子一词在东北原本指的是土匪,而我二叔是跑绺子的,也叫鬼绺子,或者叫蹚绺子,这鬼绺子直观一点说就是打劫鬼怪的。说是一些年份多的鬼怪身上有好多宝贝,这些东西要么能给人转运或者治病,要么能让人延年益寿等等。而这些东西又分为阳货和阴货,阳货指的是一些精怪身上的东西,而阴货则指的是鬼怪身上的东西。但不管阴货还是阳货,总是有一些有钱人愿意花大价钱买这些东西。

不过这些精啊怪啊的也不是好对付的,一定要有经验的人才可以。据二叔说,这行从开始到现在也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到了民国以后到达了这个行业的顶峰时期,然而好景不长,到了解放初期就彻底的干不了了,那时候扫除迷信活动对这行的打击力度非常大,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一行才又有了复苏的迹象。

但是之前那些跑鬼活的老“战将”到了这个时候,要么是过世了,要么就已经年过八旬了,就是想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后来再干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上辈儿亲传下来的。而且一开始也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只有理论上的东西,却没有实战的经验。

不过我二叔说他倒是跑了两趟绺子,虽然都没成功,但是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总想着还要干下去,却苦于没有人手。因为我在部队待了两年,身体素质肯定是没得说,所以二叔就一直想让我跟他跑绺子。但由于我本身就以为二叔发神经,就根本没往这上搭。

没想到到了天津,居然还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传说中的灵市。说到灵市,它的原意是指桥夫子等鬼绺子的地方。但实际上这个灵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干这行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可能专门为他们腾出个地方来作为市场。所以一般桥夫子都会蹲在古玩市场上,拿着两三个碗,摆在那里,有一个碗是扣在下面的。那碗里扣着的东西通常是一些不值钱的小配饰。

外行人看着这些人好像是卖假货的,而且有点像神经病似的,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了,这不是来卖古玩的,而是来等鬼绺子的。所以严格的来说,这灵市其实是寄居在古玩市场上的。

那这桥夫子又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呢?其实桥夫子就是和买家联系,根据买家的要求,是需要阳货还是阴货,然后到灵市上等着鬼绺子来接活,他就是买家和鬼绺子之间的一座桥,所以叫桥夫子。换句话说,桥夫子就相当于是鬼绺子的经纪人。

一般的桥夫子总会和一伙或者两伙跑绺子的保持联系,但是跑一趟绺子通常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也有。所以很可能桥夫子接了一个活,转手给了这一伙人,很快又接了一个活,但手里却没人了。所以一些桥夫子就得到灵市上再重新等人。

再回头说刚才那桥夫子说完那句话以后,我显然看到强子的脸上写满了问号,根本不知道这位大哥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刚站起来身来想要走,我就示意他等一下,我往前凑了一步试探性的说道:“天虽无眼,却分得黑夜白昼;地虽无耳,却分得春夏秋冬。小弟倒想知道那碗里的宝贝有多重。”这些话也算是桥夫子和跑绺子的暗号,证明我是干这个的。当然,这都是从我二叔那里听来的。

不想那人听我说完这句话以后,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盖在脸上的草帽,一下子从躺椅上坐了起来,上下打量了我半天,随后一脸怀疑的看着我说道:“究竟有多重,提一下不就知道了。”


状态提示: 第一章 桥夫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