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王进授艺(1/2)
程风问道:“昨日听你说,一个部将手下有将近五百人,那咱们部里还有些什么官儿?”
王进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小子现在就想讨官做了?”
程风微微摇头,笑道:“我虽然没有在军中待过,但我知道,要想了解一支军队,首要得搞清楚有几个官?谁官大谁官小?各管什么人?各负什么责?
毕竟军队是讲究军令如山、令行禁止,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的。”
王进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行啊!你小子肯定读过几天书,说起来倒是头头是道。好一个‘一切行动听指挥’!这话听着新鲜!”
接着耐心地给他讲解:“咱们宋军泾原路第三将地处宋夏对峙前沿,兵力较一般将更为雄厚。
本将下设二十部,一部大概五百人。每部下面设十队,每队五十人,每队设拥队、押队、旗头、左傔、右傔各一名。”
程风想起以前看过的古装电视剧,疑问道:“军中没有什么指挥使、都头的职务?”
王进笑了笑,道:“那是老黄历的事了,神宗皇帝时设立‘将兵法’,将指挥使改为部将,一都拆为两队,设队将。”
程风随着王进继续向前走着,看着不远处士兵们正在演习场操练,不由地发出“咦!”的一声。
王进顺着程风的目光望去,看着士兵们在整队练习,询问道:“程弟,士兵们练得有何不妥吗?”
程风有些疑惑,问道:“士兵们怎么都在练习队列?不应该抛着石锁练力气?舞着刀枪练搏杀?射着弓箭练准头吗?”
王进道:“这些击刺驰射之技也会练习,但军无众寡、士无勇怯,以治则胜、以乱则负,在军中最重要的不是单兵单将的武力和英勇,而是靠令行禁止、协同一致,才能上下如一、如臂使指,发挥出众人作战的威力。
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虽百万之众,也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这击鼓进、鸣金退是众人皆知的常识,战场上的指挥主要还是依靠军旗来下达命令。”
程风运目张望,只见旗鼓兵正挥舞着各色旗帜,士兵正按照旗帜传达的命令而操练。
王进边指给程风看,边道:“你看,那是星宿旗,每一面星宿旗对应一部人马。
例如挥舞白虎旗,就是要求对应白虎旗的第二部挥舞本部军旗作为回应。第二部的士兵看到了本部军旗正在挥动,就知道接下来有任务,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那是四方旗,可指示何处有敌军来袭,这时部队要准备迎接何方的进攻。
那些日月水火旗表示此时应用何种方式接敌,例如挥舞日旗命令弩手射击,月旗命令弓手射击,水旗命令枪手出击,火旗命令刀手前出。
一军之中最重要的旗帜莫过于将旗。将旗最为显眼,形制高大、颜色鲜艳,能够让所有士兵一眼识别。
将旗只有一面,确保军令不混淆。如果将旗被砍倒,一是无法下达军令,指挥全军,二是对全军的士气打击巨大,甚至会出现溃败。”
程风看着那些五颜六色、图案各异的旗帜有些发晕,心道:“以前看电影里古代军队作战,士兵们扛着那么多旗帜,以为是装点门面、提高逼格的,没想到能起那么大的作用!
想想也是,看国内那些人群密集的景点里,导游们人手两件利器,一个扩音器,另一个就是小旗杆了。在没有电话、电报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古代,金鼓旗帜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
王进未注意程风的表情,讲得唾沫横飞,“士兵做到识旗号、辨金鼓、明号令、分阵列、知进退,则一军可成。
出于保密的考虑,每一位将领都有自己一套旗帜信号,只有师承主下关系的将领才会有相似的旗鼓约束,未经历过军旅生涯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指挥军队,这样就出现了杨家将、折家将、种家将等子承父业的世代将门。”
程风点点头,忽然又想起问题来,问道:“等等,你既然把军旗说得这么厉害,那些举旗的士兵岂不是很重要?”
王进很高兴程风不断提问,起码证明这年轻人十分好学,是个可塑之才。
他兴致更高了,笑道:“那是当然,旗鼓兵除了身体强壮,有力气掌旗、挥旗,最重要的是头脑灵活清晰,遇事沉着冷静,能够在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的情况下准确地下达命令。”
程风长吸一口气,无奈地道:“好吧,没想到行军打仗如此复杂,也真难为那些士兵了,除了会砍人,还得记那些繁多的旗语和号令。你今天所教的,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王进拍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别着急,慢慢来吧,你识字,人又聪明,没几天就会弄明白啦!”
接下来的日子,程风就在王进的军营里闲逛,尽力多了解宋军的内情。
他不是正式的士兵,不用参加训练,对外又声称是部将的亲戚,享有极高的自由,东瞧瞧、西看看,表现得有点儿吊儿郎当。
时间不长,他便与许多官兵混非常熟稔,很得人心,也许正是他这幅混不吝的样子比较容易得到军士们的认同和接受。
王进觉得欣慰的是,程风极其好学,无论是军纪军规还是金鼓旗语,都如饥似渴地了解掌握。
他还虚心地向周围的人讨教刀法,王进最擅长的是枪棒,并不擅长运刀,但他非常熟悉如何以长制短、以枪破刀,这些经验对持刀人来说也是极其宝贵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