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第511章 511 引火自焚(1/2)
特蕾西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十分不好过!她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辛德勒的名单”的强势了,因为自己身边的麻烦就已经自顾不暇了。
“告别有情天”剧组内部出现了巨大的矛盾,迈克-尼科尔斯为首的团队对特蕾西十分不满,即使用天怒人怨来形容也不为过。迈克等人认为,特蕾西因为私人恩怨先是触怒了“辛德勒的名单”团队,而后居然又被爆出刷票房的丑事,这简直就是把“告别有情天”往坑里推!
“告别有情天”虽然在票房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没有人会忽略这部电影在影评人之中的优越口碑,导演詹姆斯-伊沃里累积下来的好人品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内部是十分有信誉的,作为奥斯卡的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是一群老学究把持着权力,他们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的。所以,即使“告别有情天”票房无法取得突破,只要保持这个势头,电影在金球奖、奥斯卡等颁奖典礼上取得提名、以至于拿奖,其实都还是有希望的。
许多人一直好奇,奥斯卡的小金人到底有多么大的魅力,让如此多人趋之若鹜。众所周知,奥斯卡的权威性冠居全球,获得一座小金人被誉为是电影业界的最高荣誉,这是事实,也是奥斯卡多年累积下来的底蕴。
但事实上,奥斯卡小金人的权威性更多是一种综合性的声望,比如说对于导演来说,美国导演工会的奖项才是最具权威的,因为奥斯卡的评委成员——也就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包括了电影制作工序的各个环节,从导演到化妆;但是美国导演工会就全部都是专业导演。换而言之,奥斯卡评选最佳导演就是一群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围着看热闹,但工会奖项却是专业的苛刻眼光。
所以,许多导演更加看重的是美国导演工会奖,因为这才是专业性最高认可。同样,其他各个工种也都是如此。
不过这不是说奥斯卡不权威,奥斯卡的权威是一种综合性的,更代表每一个工种的综合实力以及最重要的——综合影响力。这也是马丁-斯科西斯苦苦追寻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长达近四十年的重要原因。
除了权威之外,其实奥斯卡最重要的还是其影响力。这也是各大电影公司不惜重金打造出文艺电影的原因,未来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冲击奥斯卡而筹备的电影,除了让电影公司荣誉殿堂更加丰富之余,奥斯卡影响力所带来的背后连锁经济效益才是最重要的。
简单举一个例子,在租赁录影带时,有多部电影可以挑选,但如果有人说“这部是获得奥斯卡的作品”,很自然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即使你不在乎奥斯卡,也会好奇到底是什么电影能够获得奥斯卡,又或者是到底是多么刻板不讨喜的电影拿到了奥斯卡……
这就是所谓的奥斯卡经济。
在十年之后的2004年,美国放映协会有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那就是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居然有一半以上的票房都是奥斯卡提名公布之后获得的,类似于2002年的“不。伦之恋(in。t)”、2003年的“时时刻刻(the。hou)”这样的文艺电影,因奥斯卡提名所获得的所谓“剩余”票房为北美一亿美元、海外一亿美元、录像带或者dvd和电视版权一亿美元,总共三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有些高雅作品完全是为了获奖而拍摄的,没有奥斯卡,整部电影引起的经济效应就无法发挥作用。
而一旦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之后,身价立刻增值百倍!美国放映协会在2004年作出了一个粗略的计算,提名大约值三千万美元,得奖值两千万美元,但这只是北美票房数据。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得到了奥斯卡提名之后,就可以增加大约三千万的影院收入,而得奖之后这个数据还可以再增加两千万。
至于海外票房、录像带和电视版权、其他周边的价值,并不包含在内。
当然,具体的数字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影片本身的商业价值以及发行时间的安排,电影本身的商业元素越重、首映时间距离奥斯卡越远,奥斯卡影响力发挥的作用就越小。
“角斗士(gladiator)”是一部非常商业化的作品,于2000年五月在美国首映,等次年二月获得奥斯卡提名时,它已经赚了影院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四,提名后增加了百分之零点二,得奖之后也只再增加百分之零点四。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想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的观众基本上都已经看过了。
1998年“改变历史”的“莎翁情史”则截然不同,这部作品于当年十二月上映,到次年二月获得提名时,票房直接翻了一倍还多;三月底得奖之后,票房又再次增加了近百分之八十。最终“莎翁情史”的票房,有超过百分之六十都是在奥斯卡提名之后获得的。
由此可见,观众面窄、艺术性强的文艺片受到奥斯卡增幅影响是最明显的,2002年的“不。伦之恋”获得奥斯卡提名之前有一千九百万美元的票房,而在获得提名之后,最终票房落脚于三千六百万,几乎翻了一倍。
这只是奥斯卡对于电影票房的直接影响,而随后电影录影带上架之后,产生的辐射就更加深远了。简单来说,一部票房不受青睐的作品,但得益于奥斯卡提名甚至获奖,最终不仅收回成本还完成盈利的案例,数不胜数。
“告别有情天”显然就是符合奥斯卡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