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三教九流(2/2)
昭瑞不想使用芊雪坊这个名字。在他看来,那个已经是白家的了。
所以缠着陈舟非要再起一个,陈舟随口就说了这个,多好,岑参的“瀚海阑干百丈冰”,用来卖冰激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安置好了孟昭瑞,陈舟就去入学。
这个时候入学,等于是一个插班生。
陈舟见过了授业的老师,有梁自宽的关系,老师还算热情,教导了几句,就让陈舟入班了。
陈舟就在班上呆了下来,准备老老实实地做一名好学生。
这一呆陈舟才发现,这半学生还真是了不得。
班上最差的,也是秀才功名,基本都是举人。
案首自然不用说,浙江历年乡试的解元,也有好几个在这里。
解元居然考不中进士,陈舟也是无语了。
每天上学,除了研究心学以外,还有一些时事评议。
这就是学院与州县府学不同的地方了,文风相对开放。
学院中的授业先生,有许多都是做过官的,许多学生,也都是官宦子弟。
现代一提起官二代,富二代,往往都是贬义词,其实大多是仇富仇官心理作怪。
这个时候的官宦子弟,往往因为家中父兄的缘故,视野更开阔,对国家大事更感兴趣。
所以,经常有一些慷慨激昂之语。
别的不说,这种年轻人的朝气,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
人们许多的时候都会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可是,这种朝气,比起那种暮气沉沉来,要好得多。
大明,在这种时候,正是需要这种朝气。
跟着上了半个月的课,陈舟也按照正常的情况,该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该接受课业考核,接受课业考核。
阳明书院除了心学以外,四书五经也是要学习的,毕竟这是科举的主题。
不过,阳明书院没有本经一说,也就是五经必须全部精通,因为你不知道先生会考你哪一经。
陈舟自然是如鱼得水,即使他不想冒尖,每每回答先生提问的时候,在先生循循善诱之下,总会有一些惊人之语。
渐渐的,陈舟就发现,原来还算友好的各位同窗,逐渐在疏远自己。
这种疏远,终于有一天爆发了。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