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 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102589/

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2/2)

如果说英属印度没有水利工程,那对英国人不公平。英国同样也建立了大量水利工程,不同的是,大型干渠有的是政府建立的,更多的是采用商业公司形势建立的,这些商业公司建立的水利工程是要盈利的,因此这不是福利工程,开闸放水是要收钱的。这导致英属印度的水利工程大多被一些经营良好,资本雄厚的商业化种植园使用,这些种植园也是采用商业公司运作,也是要盈利的。而穷苦老百姓和自耕农,往往只能靠天吃饭。这让自耕农和小地主不时破产,土地兼并严重。

由于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盈利,因此英属印度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修建在那些开挖成本低,灌溉容易的地区,规模也不小,可是覆盖率低。而公司印度继承中国的农业文化,并没有将水利设施看作是一种经营手段,有些渠道开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甚至是赔钱,每年需要税收来补贴。

总的来说,非洲公司对印度农村的管理,相对经济效益低,但产出分配更平均。

所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政策,最后造成的结果差异非常大。

行政上度过初期改革的阵痛后,公司投入行政的管理成本反而大幅度下降,皇权不下乡本就是一种低成本统治方式;农业上的抑制兼并、限制地租等等,让最广大的农民过着穷苦但平均的生活。

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司印度统治区的人口增长率远高于英属印度。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双方的生育和死亡率其实差不多,但一旦经济危机或者粮食歉收,公司印度的政府会实施救灾、赈济等传统政策。而英属印度,由于经济作物比例太高,很容易发生饥荒,饥荒发生之后,英属印度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饥荒的办法,政府也缺乏救灾、赈灾的动机。爱尔兰发生饥荒的时候,英国女王尚且不救济,更何况印度人呢。

所以一次一次的饥荒,动辄夺走上千万人的性命,这种情况下,英属印度的人口始终增长不起来。

不同的管理方式,不但让公司印度跟英属印度的人口增长形势不同,也让公司印度跟英属印度调动统治区资源的能力千差万别。平时确实是英属印度榨取的资源更多一些,可是到了战时,英属印度却很难高效动员统治区的人力物力,一方面是他们平时的榨取几乎就是极限,增长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主要还是组织形式上的。

英属印度,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商业化管理方式,追求财务平衡,尽可能的减少支出,增加利润,而且很重视短期财务水平。所以在逐步建立统治的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势力。四五百个土邦王公,占据着百分之四十的土地。英属印度政府不干涉土邦王公的统治,王公接受英属印度的保护,一方面让英属印度的軍队驻扎在他们国土上,还负担这些軍队的军费开支,另一方面,还要向英属印度缴纳其他税收。

英属印度政府通过这种方式,让印度农民和土邦王公养活了一百多万英印陆军,这一百多万軍队,性质上都是雇佣兵。

而公司印度,由于建立的是一个大一统的行政机构,逐步统一过程中,土邦王公要么选择放弃封建权力,退化成土地所有者,要么选择抵抗,被消灭。这个大一统的机构,平时养活的士兵并不多,因为不像英属印度那样,一方面需要养活軍队镇压叛乱,一方面还要为女王开疆拓土,主要是去非洲打仗,还有一个考虑则是防备中国軍队的威胁。

非洲公司则没有这个顾虑,不太担心英属印度的进攻,一方面是强大祖国的保护,但更重要的是,公司印度从中国复制过来了一套兵役制度,平时不需要太多的常备军,但战时,可以很快的动员大量后备役軍队。

这个后备役的规模有多大,开战之后,公司印度下达总动员令后一个月,五百万印度士兵立刻被武装了起来。


状态提示: 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