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乱世逐流》

新笔趣阁(biqugelu.com)

首页 >> 乱世逐流 () >> 晚年喜欢胡说八道的苻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lu.com/101785/

晚年喜欢胡说八道的苻健(1/1)

本书作者君是用心在写,历史人物力求还原,绝不是脸谱一样的人物。

每个历史人物的个性,作者君都是查过揣摩过的,我就是一句话,用心写书,写出经典,不求鲜花掌声。

下面就来说说苻健这个人,本书文中其实已经有很多相关的刻画。

有的皇帝早年很聪明,后期很糊涂;比如南梁武帝萧衍

有的皇帝早年很振作,后期很颓靡;比如南梁武帝萧衍

有的皇帝早年很能干,后期很荒淫;比如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欢

相比之下,前秦皇帝苻健的前后变化则相当特殊,相当另类。

年轻时,苻健很会说话;他长袖善舞,让氐族在关中落户生根,可以说功不可没。

他崇尚儒学,推行汉化,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会说话”的人。

然而,到了晚年,苻健却变得越来越不会说话,而且越来越不说人话。(本书背景生冷但精彩,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作者君的苦心)

在中国历代鹰派皇帝中,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说了不像是人所说的话,而险些招来杀身之祸的,恐怕也只有苻健了。

东晋永和六年(350),苻洪(他爹)遇害,苻健掌权,成为新一任秦王。鉴于东晋强大,难以抗衡,出于策略上的考虑,苻健“去秦王之号,称晋爵,遣使告丧于京师,且听王命”(《晋书?苻健载记》),打出了尊晋的旗号。

这时候,可以看出苻健是相当会说话,而且会说人话的。

为了完成父亲遗志,苻健瞅准机会,挺进关中,另派侄子苻菁率偏师攻打河东。用人之际,苻键的嘴巴又派上了用场。在盟津分别时,苻健拉着苻菁的手说:“事若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看看,还有比这更能说话,更会说话的人么?忽悠自己的侄子苻菁去死,还说得这么煽情。

张遇曾为东晋镇西将军,后因受到谢尚的歧视和排挤,迫不得已投靠苻健。

张遇父母早亡,继母韩氏尚在,随张遇生活在许昌军营之中。

张遇归秦后,韩氏也一同来到长安。

韩氏虽然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苻健垂涎美色,便将其纳入后宫,封为昭仪。(开始管不住鸟了)

不久,张遇也因此被封为司空,位列三公。(给便宜儿子升官,不知是啥想法,反正苻健此时的想法和做法都很奇葩)

继母也是娘。苻键霸占继母,张遇心里很痛苦,很窝火,但他寄人篱下,只能含垢忍耻。

然而,苻健得了便宜卖乖,偏偏要一次次往张遇伤口上撒盐,生怕他忘了这茬。

《晋书?苻健载记》称苻健“每于众中谓遇曰:卿,吾子也”;(每次大庭广众之下就会说张遇是自己儿子……作者君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资治通鉴》称“秦主健纳张遇继母韩氏为昭仪,数于众中谓遇曰:卿,吾假子也”。

不管是“子”,还是“假子”,但凡有血性、有骨气、不哈腰、不缺钙的男人,宁肯扔帽子,宁可掉脑袋,也断然不给外人当儿子,被别人喊儿子,何况对方还是一个如此素质的胡人。

前秦皇始三年(353)七月,张遇与刘晃密谋夜袭苻健,由刘晃开门接应。

不料,刘晃当天被派了外出差事,张遇不知此事,导致事情败露,张遇被杀,苻健逃过此劫。

当时,苻雄等悍将在外征战,朝中空虚。若不是张遇计划不周,苻健那句有辱人格的话,很有可能就让他脑袋搬家。

苻健虽然嘴巴臭,但运气似乎不错,要是就这么死了乐子就大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后面还有。

皇始五年(355),苻健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侄子苻菁趁机抢班夺权。(就是那个当年被他忽悠的家伙)

苻健称帝后,先立苻苌为太子,苻苌死后,又立苻生为太子,这件事让苻菁很窝火。

在苻菁看来,苻健宁可传位独眼龙儿子,也不会想起他这个侄子。

想起苻健当年把他往死路上推,想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的花言巧语,苻菁气得咬牙切齿,于是谎称苻健已死,煽动将士杀进皇宫。

苻健闻听有变,从病榻上艰难地爬起。(不起来不行,再不起来脑袋搬家)

叛兵见到苻健,“皆舍杖逃散”(《晋书?苻健载记》),苻菁被杀。

当年的一句话,又差点要了苻健的命。

苻菁叛乱,苻健连病带吓,没过几天就奄奄一息,于是急召苻生入宫,嘱以后事。

苻健知道苻生是个“凶暴嗜酒”的主儿,担心他不能保全家业,于是拼尽全力留下最后遗言:“酋师、大臣若不从汝命,可渐除之”(《晋书?苻生载记》)。(凡是不听话的统统干掉,历史上还有个家伙死的时候也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说,结果儿子也是没一两年就被手下ko,被ko的那位就是南齐最后一个皇帝萧宝卷)

人之将死,往往回归“性本善”,所以其言也善。

历代皇帝临终前几乎都要告诫太子积德行善,广树恩信,而苻健却让苻生“磨刀霍霍向群臣”,临死也不说人话。

不久,苻健去世,享年三十九岁。

本书中苻健是很有特点的,细细品味便知。


状态提示: 晚年喜欢胡说八道的苻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