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53章 能动就是好(1/2)
第53章 能动就是好
霍从军一直注意着王海洋的表情,见他面色一变,心里顿时咯噔一声,忙问:“王主任,有问题吗?”
王海洋沉默了几秒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没有。”
他的不好意思,在于他提不出问题来……
对于一名授命找茬的主任医师来说,这显然是有些尴尬的。
但是,手外科的肌腱缝合,本来就是高技术要求,低系统性要求的单纯手术,凌然的手术步骤说的头头是道,他还真挑不出毛病来。
至于具体缝合的怎么样,王海洋也不能再将病人的肌腱掀起来看。
霍从军反而有些不高兴了,道:“老王,有啥说啥,不用给咱遮掩。这个本来就是抢救中进行的精细手术,现在找你手外科的大专家来会诊,不就是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吗?”
他这么一说,躲在房间角落里的病人家属果然面露感激。
高速公路的车祸,病人没有被撞的四分五裂,也是半破碎状态了,能把命救活,就已达到了病人的最低期望值,霍主任能关心到病人的手部功能,收获的只会是感激。
王海洋苦笑两声,道:“咱们做个手功能评定哦,当然,病人现在才刚做完手术,可能状态不是太好,咱们先做个参考。”
手功能评定是手外科常做的,就是用来评断手术后的病人手部功能的。
王海洋先抓住病人的手,轻柔的做了几个被动的动作,发现完成的不错,才问:“病人能主动活动手部了吗?”
“文华清醒的当天,凌医生就要求活动了。”家属抢着回答,带着些不确定问:“这是好还是不好?”
王海洋眉毛一挑,咳咳两声,才道:“能动就是好,不能动就是不好。”
家属大受鼓舞,忙道:“能动,五个手指都能动,就是动的不厉害,还不能握拳。”
另一位年长些的患者家属赶紧追问:“现在还不能握拳,没关系吧?”
“没关系。”王海洋听的又有些发愣,转头看看凌然,才道:“tang法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凌然微笑点头,表示认可。
旁边的一群住院医看的浑身发痒,总有种走错了片场的感觉。
王海洋盯着患者,让他活动每一个手指给自己看。
刚做了一轮手术,且在等在做第二轮手术的患者有些昏昏沉沉的,但还是在王海洋的指示下,尽可能的活动了手指。
微微能动,又丑又肿。
但是,是真的能动。
“医生,怎么样?”家属依旧是忧心忡忡。
王海洋这一次用肯定的语气道:“能动,就很厉害了,能动说明没有肌腱断裂……唔,咱们握一下拳啊,肯定是握不住的,能握多少算多少……”
在他的指挥下,被裹成半个木乃伊的马文华,极其费事的用左手做出一个大c的形状。
“做不动了吗?”王海洋问。
患者点点头。
“怎么样?”这次问的不仅有患者家属,还有霍从军。
“还是很不错的。”王海洋咳咳了两声,道:“咱们再做个指尖对捏。”
“指腹对捏。”
“侧捏。”
王海洋做了一轮测试,越做越是惊讶。
手部肌腱缝合的预后,最麻烦也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肌腱黏连,一个是肌腱断裂。
肌腱黏连会限制手的功能,肌腱断裂更容易理解了,缝好的肌腱裂开了,自然是一点功能都发挥不出来了。
对于手外科的医生们来说,麻烦的不是两点中的任何一点,麻烦在于两者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单独想解决肌腱黏连的问题很容易,越早让手开始活动,黏连的问题就越小,因为黏连是逐步发生的,拖延的时间越久,黏连就越严重。
解决肌腱断裂也很容易,越晚让手开始活动,断裂的几率就越小,因为肌腱是逐步长起来的,拖延的时间越久,长的就越结实。
于是,肌腱黏连和肌腱断裂,就变成了相悖的两个后遗症了。
早活动,解决黏连问题,增加断裂风险——裂了就得二进宫,还不一定能再缝合适。
晚活动,断裂的几率小了,黏连问题严重,很多手都不能正常使用了。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手外科在两条路线上拼命尝试。最初很多手足外科的医生,设想像是器官移植那样,能够找到一种防止黏连的药物,或者得到一种降低黏连的敷料,从而减少肌腱断裂的风险的同时,又不至于肌腱黏连。但是,始终都没有决定性的药物出现。
于是,早活动,增加肌腱缝合的强度,在很多年里变成了唯一的路线。
tang法又是其中走的最远的一种。
它采用三股线缝合,使得缝合的强度大增,从而能够更早的开始活动。
王海洋喜欢的kessler法和双kessler法,通常在术后48小时,最早36小时的时候,开始被动活动,3天以后,开始尝试主动活动,即使如此,还是有20的肌腱会断掉。
tang法却是强调在24小时以后,就开始主动活动。
王海洋以前看过手术,却没有观察过tang法缝合的患者的预后。
而就此时看来,凌然操作的tang法缝合的患者的预后,显然要好很多。
“我们手外科啊,一直强调早期活动。”王海洋面对病人,同时也是给霍从军说明,道:“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早期的活动能力越强,手的功能恢复就越好,但是,具体能多好,我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