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人合一,阴阳共济(中)(1/2)
......
静室内,孙长宁站在那束光的后面,而前面不远处,站着的则是李鹊。
两人面对而战,孙长宁随意,身外没有半点杀气,而李鹊则是浑身紧绷,手中的红棍都有些不自然的在轻轻抖动。
微弱的触地声暴露了李鹊此时心中的不平静,孙长宁看着她,声音幽幽。
“你向我请教化劲的最上层功夫,这并不算违背了武林的规矩,我也曾经在草原上向人请教,那位活过了百年的老萨满是我的一位重要导师。”
孙长宁站在原地,并不做任何架子的防守,但事实上,这个状态比随时高度紧张的准备更加适合反击。
看似松垮,事实上精神则是高度集中。
李鹊看着孙长宁,步伐轻移,围绕着那一束光转动,手中的红棍在黑暗中发出当当的敲地声,孙长宁没有回头亦没有移动目光,知道李鹊在寻找着自己的破绽。
这是一场带有指导性质的比试。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朱鸿文拿出了那么大的诚意,那么自己当然也不能失信于人,况且这种指导性质的工作孙长宁过去也干过,那就是帮吴山青训练那些士兵。
李鹊自然比那些士兵的功夫高出百倍,但孙长宁比那个时候的自己又何止强了千倍?
李鹊想要知道什么是化劲的最上层功夫,她本身就是化劲,可以说,从进入化劲的时间来讲,孙长宁所见过的所有高手中,李鹊是最有资质的一个人。
环境,天赋,师父,学习能力,举一反三。这些都是决定练武成就的东西,如某些武侠小说中出现某某主角天赋不高,但是经过各种奇遇灌顶成长为绝世的一流高手,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不能说不存在,只能说少有。
即使是孙长宁自己,有了金色鲤鱼,那也是无数次从生死边缘奋战而得来的如今这般力量,单单一条鲤鱼,如果孙长宁按部就班的修炼,现在怕是还没有摸到化劲的门槛,顶了天还在暗劲打转。
这种水平,如果对上最开始的早田津义,自己早已经命丧黄泉。
如张无忌那般的超级天才,开挂又开光环的存在终究还是极少数。
一般来说,主角本身是有不死定律的,可放到现实世界中,即使是如主角一般的人,有了光环也不一定就有挂,有了挂也不一定光环就能起到作用。
大环境决定了大头的因素,剩下的因个人而异。
李鹊走的是禹步,这种步伐孙长宁曾经从与早田津义的交手中学到过,但是并不完全,此时原本认为在东土已经失传的步伐,居然在李鹊的身上再现,关于这一点,还在洪门大院的时候,孙长宁就想要问一问了。
“李鹊?”
孙长宁的声音带着询问,而李鹊根本不答话,她太紧张了,生怕稍有差错自己就要被打败,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李鹊自然早就明白,孙长宁当初和她打的时候,那根本没动真格。
虽然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但是李鹊当时所有的攻击都被孙长宁看穿了,手上没用全力不代表眼睛也没有用全力,当所有的招数都被看穿,只需要最简单的一招长鹤啄肋就能终结对手的性命。
一如当初那个被孙长宁活活把肋骨拉出来的人一样。
“算了,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吗......”
孙长宁发现李鹊的呼吸渐渐变得粗重起来,一个姑娘能有这种呼吸,除了在进行某种不可明言的身体运动外,剩下的就只有在练武的时候才会出现了。
禹步是道家天罡步的前身,所谓踏斗布罡,日月星辰北斗七星,遣神召灵,驱邪迎真。
《尸子》云:“古时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太平御
览·皇王部》引作“窥”——引者注)其家,手不爪,胚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
西汉扬雄《法言》卷七《重黎》云:“巫步多禹。”
李轨注曰:“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禹步最早为巫祝采用,为大禹所传,道教承袭此术,作《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以申明之,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昔大禹治水..........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
李鹊的红棍点着地,忽然一刹那,那点地的声音消失了。
阴影从后方出现,然而那红棍如同藏匿在雾气中的毒蛇,在一瞬间转变了攻击的方向,对着孙长宁的腰子就捣了过去。
“化劲的功夫要意,现在你正好从头开始学习。”
孙长宁看也不看,一手翻转,瞬间抓住了红棍的头。
“一劲送法,仙人开山?”
“人出八万四千劲,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身上任何一根汗毛都能感觉到空气的律动,凡使用兵器,必然要震动空炁,至此它的轨道规律都能被判断出来。”
孙长宁反手夺棍,李鹊瞬间抬起手,那棍子猛地如龙卷风般转起,孙长宁五指一松,那棍子又回到李鹊的手里。
然而李鹊很明白,这是放水了,如果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想的话,轻易就能折断自己的棍子。
明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为什么会这么强?
红棍舞起,一招流星赶月再度打出,而棍子打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